古籍摘句以识尧(五)

尧帝在“五帝”中排序第四位,名放勋,号陶唐氏。相对其他四帝而言,人们对尧帝似乎要熟知一些。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送瘟神》诗词篇首即写道:“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唐朝诗人杜甫《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诗句。后世人们称颂统治者治国有方、政治清明谓“尧天舜日”。尧帝在治国修身方面有很多值得后世借鉴的地方。

“尧之王天下也,冬日鹿裘,夏日葛衣,茅茨不剪,采椽不断,粝粢之食,藜藿之羹,虽监门之养不敌于此矣。”——《韩非子五》。意思是说,尧做国君时,冬日穿一件鹿皮披衫挡风寒,夏天穿的是粗麻布衣服,住的是参差不齐的茅草盖的屋子,屋子里的柱和梁都是拿山上采下来的粗糙木头架好就行了,连刨都不刨光,喝的是野菜汤,吃的是糙米饭。所以人们不竟感叹地说,恐怕就连守门小官过的生活也比尧过的生活好些呢。

“尧饭于土簋,饮于土铏。”——《韩非子·五蠹》。意思是说,尧吃饭、喝水用的器皿不过是些土碗土钵子。

“尧为仁君,一日十瑞:宫中刍化为禾,凤凰止于庭,历草生阶宫,萐蒲生厨……”——《任昉·述异记》。意思是说,尧是仁君,一天当中就呈现出了十种吉祥的征兆,喂马的草料变成了稻子,凤凰飞到天井里,历草生长在阶沿的缝隙中,萐蒲生长在碗厨里。传说历草和萐蒲这两种草非常奇特,象征祥瑞。历草又称“蓂荚”、“历荚”,每月初一,就开始生长出一个豆荚,以后每天生长一个,到月半就生长十五个。十六以后,又每天落下一个,到月底就落完了。这吉祥的草就是尧的活动日历,一见豆荚的或生或落,就知道这天是这月的哪一天,给他办公以很大的方便。《绎史》卷九引田俅子:“尧为天子,蓂荚生于庭,为帝成历”。还有一种奇特的草,传说它生在尧的碗厨里,叫“萐蒲”,草的叶子像一把把的扇子,能够自然的摇动,摇动就有习习的凉风生出来,可以驱逐苍蝇和虫子,并且可以使碗柜里存放的食物不因天热而变腐。《说文》:“萐蒲,瑞草也,尧时生于疱廚,扇署而凉”。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淮南子·本经篇》。意思是说,尧曾经让后羿在南方水泽的一个叫畴华的地方杀死一个残害人民的怪兽凿齿。

“尧八眉,八者,如八字也。”——《尚书大传》卷五,“尧瘦臞”——《淮南子·修务篇》。意思是说,尧整天到晚操劳国事,愁眉双锁,看起来像是个“八”字,并且身体也很羸瘦。

“当尧之时,水逆行,汜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孟子·滕文公下篇》。意思是说,尧当帝王时,洪水肆虐,大地一片汪洋,人民没有住居的地方,有的就爬上大树学雀鸟一样做窠巢;有的爬上山找洞窟藏身。

“昔尧殛鲧于羽山。”——《左传·昭公七年》。意思是说,尧帝时,鲧治理洪水九年而不见成效,结果被尧把他在羽山处死。

“尧存心于天下,有一民饥则曰此我饥之也,有一人寒则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则曰些我陷之也”——《说苑君道》。意思是说,尧心里时刻记得踮记着天下百姓,假如国里有一个人肚子饿了没饭吃,尧必定说,这是我使他肚子饿的;假如国里有一个人身上冷没衣服穿,尧必定说,这是我使他穿不上衣服的;假如国里有一个人犯了罪,尧必定说,这是我陷害他到罪恶的泥坑里去的。传说尧是一个把一切责任都担到自己肩上的国君,所以在他作国君整整一百年当中,即使有可怕的大旱灾,大旱灾之后又继之以大水灾,人民对于这个好国君,仍旧衷心爱戴,毫无怨言。

“二十有八载,帝(尧)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书·尧典》。意思是说,尧禅位于舜二十八年后就去世了,人们听到尧帝死了的消息后,就像死了父母一样的悲哀。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