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摘句以识帝喾(四)

帝喾居“五帝”中第三位,大约在位于前24世纪。由于年代久远,民间已几乎听不到关于帝喾的传说。古籍有关帝喾的记载也不多,现从有限的资料中摘录数条。

“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史记·五帝本记》。意思是说,帝喾为高辛氏,他是黄帝的曾孙。

“帝喾生而神异,自言其名夋。”——《帝王世纪·集校卷上》。意思是说,帝喾生下来就很神异,自己说他的名字叫“夋”。传说他是一个鸟的头,猕猴的身子的奇怪生物。

“商洛县,本商邑,古之商国,帝喾之子 所封也。”——唐《括地志》。意思是说,商洛县在商邑境内,属古之商国,这里是商的始祖,也就是帝喾儿子的封地。

“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史记·五帝本纪》。意思是说,高辛生来就很有灵气,一出生就叫出了自己的名字。他普遍施予恩泽于众人而不及其自身。他耳聪目明,可以了解远处的情况,可以洞察细微的事理。他顺应上天的意旨,了解下民之所急。仁德而且威严,温和而且守信,修养自身,天下归服。他收取土地上的物产,俭节地使用;他抚爱教化万民,把各种有益的事教给他们;他推算日月的运行以定岁时节气,恭敬地迎送日月的出入;他明识鬼神,慎重地加以事奉。他仪表堂堂,道德高尚。他行动合乎时宜,服用如同士人。帝喾治民,像雨水浇灌农田一样不偏不倚,遍及天下,凡是日月照耀的地方,风雨所到的地方,没有人不顺从归服。

“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史记·五帝本记》。意思是说,帝喾死后,由其子挚继位,帝挚不善理朝政,治理得不好,其弟放勋继位,就是帝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