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太阳刚露出头,地里还打着白霜,湖北省郧西县香口乡白岩河村村支部书记董付群却没闲着。一大早,董付群就来到山坡上的光伏发电站,踏上山头,眼前是漫山遍野的光伏发电板,鳞甲般铺设在荒坡上。董付群和村里公益岗工作人员一道把蓝色的发电板上的灰尘和落叶清扫了一遍。
“这个山旮旯土壤稀薄,种庄稼收成不好。交通条件比较差,耕种也不方便,所以就成了荒地。”董付群看着跳动的发电数字高兴的说,“自从这里建设了光伏发电站,荒了十多年的山头终于变成了‘金山’。每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多万元,为实现“户脱贫、村出列”提供充足的保障。”
白岩河村曾是郧西县省级深度贫困村,全村614户2035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74户890人。董付群没事就在山旮旯里转悠,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山头平地面积广,日照时间长,适合建设光伏发电站,既不破坏生态环境,又能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
董付群说,2017年3月,在十堰市建行对口帮扶支持下,村里筹集资金250多万元,同年 6月,一座300千瓦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就并网发电了。我们在建设过程中,不破坏原有生态,在太阳能板下方种植适宜农作物,防止水土流失。
思路一变天地宽。光伏发电站建成投运后,累计发电80余万度,实现发电收入和补贴近90万元,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2019村里共设置了光伏电站管理员、易地搬迁安置点管理员、保洁员、治安员、护河员、护路员、管水员等公益岗位25个。
村里的贫困户刘发成说:“没想到住在这大山旮旯里,太阳还能卖钱!”
刘发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村里建设光伏发电站,他将家里五六亩土地流转出去,获得土地流转金4万多元。他还在电站打工,月收入3000多元,去年成功脱贫。
记者在白岩河村村务公开栏上看到,2019年白岩河村光伏发电的收益用于村组道路维修4.5公里、灌溉水渠6公里、配置垃圾箱(桶)20个、安装路灯15个,还奖励了12家贫困户乡村文明示范户。2019年,白岩河村的274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实现了整村脱贫出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郧西境内光能资源丰富,属中国太阳能资源Ш类可利用地区,是湖北省太阳能资源一级可利用地区,年均日照时数大于6小时的天数约有187天,年均日照1309小时。全县现有荒山荒坡10万余亩,可建光伏电站的达2.6万亩,理论装机容量达到480兆瓦。
近年来,郧西坚持“节约、清洁、安全”发展方针,充分利用充足的阳光资源,整合财政资金在8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各建1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每村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因地制宜建设多村联建电站20个以上,按每7千瓦带动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年收益3000元,计划带动贫困户5000人。
目前,郧西光伏发电站建设分为分散式和集中式两类,分散式电站共95座,投资总额2.2亿元,合计装机容量27810千瓦,月发电量共计109.62万千瓦时,月结算电费107.43万元;集中式光伏电站4座,总投资15.2亿元,装机总容量190兆瓦,月发电量总计1600万千瓦时,月结算电费1568万元。
郧西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累计分配光伏扶贫电站收益2599.49万元,村均收益5万元以上。共设置了易地搬迁安置点楼栋管理员、保洁员、治安员、护林员、管水员、护河员、护理员、调解员、乡村文明宣传员、公益设施看护员等公益岗位2665个。
今年,郧西已把村级光伏扶贫发电收益的80%用于贫困人口公益岗位的工资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劳务费用支出,设置了公益岗3100个,已经发放工资233万元。同时组织了858名贫困劳动力参加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实现了劳务收入52万元。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124891/603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