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县委书记张涛——防止规模性返贫关键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

农村新报讯(通讯员杨洪霞)2月2日,省委召开脱贫县县委书记代表座谈会,听取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建议。会上,郧西县委书记张涛就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防止规模性返贫、完善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以稳就业促稳脱贫、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郧西是全省九个国定贫困县之一,2013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5万人,贫困发生率31.7%。2020年4月,省政府宣布郧西脱贫摘帽后,郧西把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作为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关键来抓,围绕群众增收、民生保障、壮大县域经济作了有益探索。

坚持因人因户施策,守牢“两不愁三保障”警戒线。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根本前提是防止个体返贫,关键要把各项措施精准落实到户到人,使每个脱贫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使其具有自富能力。如,郧西一方面围绕马头山羊、茶叶、中药材等重点产业,采取政策推动、市场主体带动,实现“户户有产业”。另一方面,采取“龙头企业+扶贫车间(作坊)+贫困户”模式,建设了一批编织等手工作坊、铁扫帚等扶贫车间,将低收入群众吸附在产业链上,确保“人人有事干”。因此,针对不同对象,要采取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坚持开发式帮扶,通过技术服务、创业指导、金融扶持等方式,支持自主创业。对自身缺乏创收技能、尚无创业意愿的这部分对象,开展就业技能和产业实用技术培训,通过扶贫车间吸纳、劳务输出带动、公益岗位安置等多种途径,实现每户至少有1人以上实现稳定就业。对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收入的人口,统筹用好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政策,切实兜牢底线。

紧盯重点民生领域,织牢“两不愁三保障”防护网。实现“三保障”关键靠筑牢民生“网底”。在解决脱贫人口稳定增收的同时,持续落实民生普惠政策,提升脱贫人口的幸福指数。一是持续实施住房保障安居工程。在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的基础上,常态化开展农村危房全覆盖调查、拉网式摸排,通过数据比对,精准锁定改造对象,实现“应改尽改”。二是持续实施义务教育提升工程。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持续做好控辍保学动态监测,坚决防止适龄儿童失学辍学;继续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实现“应助尽助、及时资助”。如,郧西与中国人寿集团公司合作共设3000万元教育基金,每年产生收益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入学,仅去年就有225万元收益用于教育事业发展。三是持续实施基本医疗优化工程。建立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机制,落实分类参保资助政策,全面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水平(郧西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2.98万人,其中贫困户13.7万户,占60%),持续提升农村医疗健康保障能力,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四是持续实施安全饮水巩固工程。管好用好农村集中供水设施,建立“投、建、管”一体化运行模式,健全管理责任制度,完善应急供水保障措施,解决少数偏远地区季节性、资源型缺水难题,保证饮水安全。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筑牢“两不愁三保障”防火墙。防止规模性返贫,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长久之策就是要做大做强县域经济,通过“大河有水小河满”的溢出效应,把增长的财力用于反哺和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近年来,郧西坚持全要素、全产业链、全地域谋划县域经济,依托水能、太阳能等富集资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打造“百万千瓦清洁能源大县”,先后建成170个光伏扶贫电站,为各村每年增加5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收入,用80%的发电收益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了3200个公益性岗位;围绕绿色发展,全力发展全域旅游,带动2.3万群众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实现稳定增收;以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为抓手,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带动3000余脱贫户创业就业;我们每年从增长财力中安排1200余万元为低收入群体缴纳基本医疗保险和购买防贫保险,安排2000余万元为低收入群体购买香菇、马头羊等种养业保险以及农房、意外伤害等保险,确保群众不因病、因意外、因灾返贫致贫,有力巩固了脱贫成果。

张涛建议,省委省政府从财政、金融、项目等方面,持续加大对脱贫县的支持力度,将郧西等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的脱贫县纳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提供更持久有力保障。

http://hbrbshare.hubeidaily.net/hbshare/news/detail_index.html?contentType=5&contentId=780184&cI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