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林是湖北省郧西县夹河镇庙沟村驻村“第一书记”,群众亲切的称他“李第一”。庙沟村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自2014年起,人行郧西支行开始向该村派驻精准扶贫工作队。7年间,33名人行干部职工背着被包轮流转,第一书记派了六任。2018年11月,扶贫进入攻坚的决战期,但人行郧支行却面临无人可派的局面,身患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李山林主动要求进村驻队,成为人行郧西支行派驻庙沟村的第七任第一书记。李山林进村就放了一句话:“第一书记一定要把工作干成‘第一’,否则就不配称‘第一’。一年过后的2019年,在夹河镇县乡驻村考核中,李山林果然得了第一名。“李第一”也在村里出了名。
有一种精神叫“牺牲”
庙沟村边远贫困,是重点贫困村。这里山高谷深,距县近百公里。2018年下半年,原人行郧西支行的驻村干部因家庭原因不能继续驻村,新驻村干部无人接任。作为支行部门负责人的李山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要么,我去吧。”李山林这么在心里盘算着。
其实,李山林并不是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他患有肠息肉、高血压、痛风和少时长达九年疥疮落下皮肤病的后遗症。驻村对他来说无疑是对自己身体的一种挑战。在经过认真地思考后,李山林横下一条心,主动向支行党组报名要求去担任第一书记。他说,我自己受党教育多年,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工作中也经常与“三农”打交道,对农村环境熟悉,和其他同事比起来我更有农村工作经验,请领导放心,我保证做好工作,群众不脱贫,我决不回村。
听说李山林主动报名去驻村,好心的朋友就劝他:“山林,你这是何苦?你身体有病不说,关键是庙沟村的工作难搞。村里组织建设涣散,原任村书记被停职,新任村书记还没有着落,村里矛盾多,条件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更是到了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考核压力又那么大,大家躲着不愿去,你却主动报名,年过半百图个啥呢?你还是不去的好。”李山林说:“村里矛盾多,工作难做我知道,要是村里样样好,还派工作队进村干什么?”就这样,经支行党组批准,李山林放下城里工作,走马上任庙沟村第一书记。
自县城到庙沟村94公里,一个单程路3个半小时。第一次在山路上颠簸,李山林头痛厉害,但他挺身向前,从此把庙沟作为自己的新“家”。一进村,李山林就说,我现在是村里第一书记,但第一还算不上,只有把扶贫工作干成了第一,才能经得起“第一”这个称号。
有一种工作叫“认真”
驻村伊始,李山林白天坚持“户户到”,听民声,察村情,全面了解熟悉情况。晚上,挑灯夜战学习精准扶贫政策。入村一个月后,通过户户到,李山林基本熟悉了全村的情况,全村多少贫困户多少人,因何原因致贫,分年度脱贫多少户多少人,采取“五个一批”当中的哪种方式脱贫,都了如指掌烂熟于心。他结合贫困户评定帮扶退出的标准程序、金融扶贫、特色产业扶贫、劳务输出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各项政策,渐渐形成了工作思路和方案。不久,李山林结合全村的实际重重砍了“几板斧”。
首先,抓好村级党组织建设。协助镇党委组建配齐村支部领导班子。每月召开一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全村25名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自觉交纳党费,认真习近平重要讲话,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带头过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不断修炼和提升自我;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通报当前工作完成情况及后期工作重点,以身边反面党员案例警示教育和以身边脱贫致富党员带头人示范带动,引导广大党员敬畏法纪、感恩社会、感恩时代;积极组织村党支部和支行党支部联合开展支部主题党日+系列活动,把党组书记讲党课、驻村第一书记讲党课贯穿驻村扶贫工作的全过程;亲自组织开展邻村农村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积极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村两委后备力量。经过李山林的努力,支部班子建好了,党员的人心也齐了。他的工作受到了夹河镇党委的充分肯定。
庙沟村是夹河镇的信访重灾村,2018年的一起群体上访事件导致村级工作基本瘫痪,接连不断的个人上访使得基层建设岌岌可危。有了好的组织领导,李山林决心动手砍砍这个“乱刺架”。有人说,李书记,庙沟村的信访问题粘不得呀,一粘都是一身麻烦。李山林说,有什么好怕的,老百姓的事儿,看起来一针一线,婆婆妈妈的难办,但什么事都怕认真,你认真的去为群众着想,认真的理解他们的想法和难处,再难的问题也能解决。李山林和村干部一起,对信访户一一登门拜访,把信访人的家庭情况、联系方式、何种诉求、解决结果、不满意的地方一一记录在册,而后与村干部一道分析诉求是否合情合理合法,能否在村级解决,回访由哪些人参与,村级不能解决的如何争取上级解决。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分类处置”的办法,一户一户的工作,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化解,不到两个月积压的5起网络信访件息访罢诉,23件久拖难决的邻里纠纷也在村内得到解决。李山林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有一种责任叫“落实”
第一书记的第一要务就是帮助群众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整体脱贫。入村不久,李山林主持召开了全村精准脱贫再动员大会。对照每户每人情况开展政策宣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宣讲到户到人。李山林说,党的政策很好,群众脱贫愿望很强,我们党员干部和工作队的责任就是“落实、落实、再落实”。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他积极发挥好包联庙沟村的牵头作用,把本行11人包户60户(2019年5月因支行人员调出,调出人员原包联的5户他主动包联)、黑虎中学10人包户50户、镇政府2人包户10户、3名村干部包户28户,与村两委班子联合入校开展扶贫手册填写、三卡信息核查、入户政策宣讲重点、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排查等培训活动;作为支行班子成员,主动担当起支行联系兵马铺村的组织协调作用,对22名一包五干部开展多项培训活动,对照考核要求,主动查漏补缺,温馨提醒完善,确保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效果。同时,为落实该村两户脱贫监测户双人包联制度,他又主动增加一户包联户。
庙沟子土地条件差,主导产业就是外出务工,500余人打工村民分布全国23个省市,主要集中在湖北、陕西、河北、山东四省。对此,为随时了解每个人的情况,李山林积极引导村民建立扶贫政策微信群,通过微信加强务工人员之间沟通,及时交流发布用工信息,采取自主就业和抱团发展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务工准、收入稳、交通补贴到位。
对于没有劳务输出的村民,李山林积极动员,组织发展香菇种植产业,成立了香茹专业合作社,动员3名贫困户贷款14万元种植香菇13棚16016棒,带动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家门口创业,年增收7000元以上。他还为18户养羊大户积极协调扶贫小额贷款72万元,同时组织召开养羊经验交流会,邀请畜牧专家讲解、相互取长补短、提高科技附加值,使养羊规模达到528只,户均年出栏15只,增收13000余元。2019年,全村87户自主种植甜杆、户均年酿酒600余斤收入7000余元,通过最美脱贫致富带头人的引领,带动贫困户不断激发内生脱贫动力,稳步提升种植户的积极性。
李山林经常说道,驻村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只要以村为家,把每位村民当成干部最亲最近的人,把产业兴当做脱贫致富的主攻方向,把“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度的起点”的谆谆教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为民服务,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再贫困的地方也能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