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土门镇200余名党员、群众积极发扬志愿服务精神,每一个志愿服务感动的瞬间都是在向雷锋同志致敬。
“爸妈,你们别忘了,我可是一名党员,在这个时候党员就应该冲在前面!”余成林对父母说。出生于1998年7月的余成林是四川农业大学大三的一名学生,是双庙村3组的村民,更是一名敢于亮明身份的中共党员。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在得知双庙村村委会防疫工作组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向村委会提出要到村上当志愿者,协助村里搞好疫情防控工作,不要任何报酬。起初他的父母不理解儿子,疫情大家都是躲在屋里,为何他要“往外跑”,苦口婆心的给父母做思想工作后,最终才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2月15日那天,天气很冷,下起了雪花,分配到双庙村3组值守的他就像一颗螺丝一样,钉牢在3组的卡口处,一站就是一整天,中午的饭都是父亲送到3组卡点看着他哆嗦吃的。连日来,他默默的守护着3组村民的健康,把卡点值守这件小事情做好了一点也不简单。他说,“在学校里我就喜欢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这次能为村里的乡里乡亲们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儿,那更是义不容辞了。”
“徐大爷,今天家里还缺点什么菜呀,你说我好统计下,明天就给你送来”唐家坪村志愿者詹蓉对五保老人徐仕友说。詹蓉是从四川嫁到土门镇唐家坪村里的媳妇,从防疫宣传到村民的物资配送,她始终活跃在一线,让唐家坪村的群众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个川妹的热情。当了解到村里有些五保老人没有手机订购蔬菜、生活用品不方便时,这位川妹子亲自敲门询问登记五保老人生活需求,风雨无阻,照顾好25户五保老人。有时半夜12点过后村里有些群众发所需物资,疲惫一天本来已躺下准备休息的她无恼骚、无抱怨的从床上爬起来登记好群众物资需求,并回复好群众,物资到了,亲自一户户的送到群众手中,来回的忙碌服务,脚底那双黑色的鞋子都磨破了。有些群众感动到:“你搞志愿服务真伟大”,然而她总是谦虚的回答到:“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和一线医护人员比起来,我还差很多了。”她觉得防疫工作人人有责,每个人都主动起来,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共度难关。
据悉,像余成林、詹蓉一样参与土门镇疫情防控的志愿者有200余名,他们在全镇18个村的志愿服务队伍中发扬着雷锋精神,成为了为了我们身边的“活雷锋”,志愿服务着土门镇3.1万人民群众。
郧西在线讯 通讯员 熊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