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官:扎牢产业之根 做实产业扶贫

为充分激发三官洞林区干部干事创业热情,3月23日,林区开展产业观摩现场会,对全区五个村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横向比较。亮“家底”、找短板、谈思路,在全区掀起了新一轮干事创业、比学赶超的竞赛浪潮。


林区产业现场观摩活动现场


进入2018年,林区党委针对全区产业基础薄弱的现状,提出兴产业、补短板、打基础的重大举措,将产业扶贫纳入林区对各村各单位年度目标绩效考评内容,对各村产业扶贫工作实施月汇总、季排名、半年一拉练、一年一兑现。全区上下积极谋划,争先创优,抢抓扶贫产业政策机遇,产业扶贫工作有了较大进展。


正向激励,营造产业扶贫良好氛围


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2017年,林区党委、管委会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特色发展规划、特色产业扶贫奖扶方案等激励性文件,对市场主体参与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发展产业的重奖重补,2018年年初,林区党委进一步加大奖扶力度,鼓励发展中药材、规模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适合林区资源气候禀赋的特色产业,着力在企业引入、平台搭建上下功夫,引导农户参与流转土地、入股分红、投劳得酬等融合发展模式,在全区上下营造政府引领、市场主体带动、贫困户积极参与的产业发展氛围。强化“造血”机能,增强脱贫能力。


林区何家井村连翘种植基地


在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同时,积极扶持市场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主要措施:一是对市场经营主体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服务,提高主体生产技能和抗市场风险能力;二是多方争取资金,表优彰先,激发市场主体热情;三是为主体提供政策性担保贷款、申报扶持项目,提高主体发展能力;四是经常对主体问寒问暖、解决困难,提高主体发展动力;五是开展招商引资、成立扶贫协会,引导能人、有资金的人到三官发展创业。截至目前,林区共有专业合作社16个,带动贫困户31户67人;家庭农场2个,带动贫困户12户37人。

副县长哈容霞参观指导林区三官洞村山野葡萄基地


深挖潜力,力促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林区党委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以中草药规模化种植为主导,农产品电商建设及藤编产业相结合的发展理念,探索“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培育电商与藤编人才,为群众创造就业创收渠道。目前,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200余亩,核桃管护面积达到2000亩,黄牛、黑猪、土鸡等养殖产业规模逐步扩大,高山玉米深加工、葛根粉等特色产业初见规模。由市信访局、十堰供电公司对口扶持的三官电商服务中心项目即将投入运营,为中药材及农产品销售探索新路径。组织藤编产业培训班第一期共接纳学员45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5人,未来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建造5处500平米生产车间,将藤编产业做大做强。



林区电商中心


林区党委要求每名联系村领导在春节前做好谋划,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组织发动所在村群众抱团发展产业。2月17日,林区召开经济工作会,再次将“兴产业”作为2018年林区四件大目标之一。目前,全区5个村1500亩产业项目均已选定,全区产业春播春种正紧锣密鼓的推进。其中蒿坪河村发展连翘260亩、苍术150亩;祖师殿村发展五味子250亩、连翘与金银花各50亩;何家井村发展连翘200亩、五味子100亩;马家坪村发展连翘150亩、山野葡萄60亩;三官洞村发展山野葡萄100亩、车厘子40亩。


林区三官洞村藤编培训班


林区党委书记李宗刚率先垂范,把产业发展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多次进村入户做产业发展调研,宣讲奖扶政策,鼓励群众增强内生动力,树立脱贫信心。林区上下力争上游,围绕目标,协力共进。“精准脱贫到户到人,发展产业齐心脱贫”相信林区全体干部群众的热情必将能换来满仓的丰收。(作者:苏优培 刘鹏)


(作者:刘鹏 苏优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