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门镇家竹村路通业兴乡村美

 通讯员 黄琦 报道:盛夏时节,驱车从县城出发,仅15分钟便抵达土门镇家竹村。新修通的二级公路如玉带般缠绕山间,将这座曾隐于深山的村落与外界紧密相连。依托便利交通与生态资源禀赋,家竹村以“农文旅融合”为笔,在乡村振兴画卷上勾勒出产业兴、生态美、文化活的生动图景。从人居环境整治到传统村落保护,从特色种植到三产融合,这座获评湖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村落,正以崭新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生态治理筑基底,六无乡村焕新姿。作为土门镇“六无乡村”建设试点,家竹村累计投入2800余万元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工程。通过秸秆兑换有机肥、新建垃圾分类设施、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等举措,实现污水全域收集处理。如今,村内河道清澈、屋舍俨然,传统古村落与现代生态理念交融,成为游客心中的“诗意栖居地”。2025年,计划再建农业废弃物收储中心,完善1000米脱氮沟、5个人工湿地及4公里小流域治理,打造“无垃圾、无化肥、无塑料”的生态标杆。

三产融合强引擎,科技赋能兴产业。家竹村以“农文旅融合”为突破口,形成香菇、羊肚菌、生态白鱼等主导产业,并依托星河绿色生态谷项目,探索“高科技种植+研学教育+文化休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星河绿色生态谷项目规划建设数字化种植基地、冷链仓储中心及农文旅康养体验区,通过AI技术赋能循环农业,打造智慧农园与生态研学基地。此外,该项目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现从种植到销售的闭环管理,带动就业1500人。同时,村里发展竹子种植基地、荷塘景观带等观光农业,配套民宿、农家乐16家,2024年村集体增收超30万元,村民通过土地流转与务工实现人均年增收千元以上。

古村活化留乡韵,文脉相承启新章。该村任家湾片区现存438套明清古建筑,占全村建筑总量的87%,2022年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里严格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对“七湾”古民居进行保护性修缮,保留雕花窗棂、青砖黛瓦的原始风貌,并活化七夕文化资源,修复村史馆、文化广场,打造“非遗研学+古村漫游”线路。传统与现代在这里深度融合,既守住了乡愁记忆,又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从交通闭塞到路网通达,从生态治理到产业兴旺,从古村保护到文旅融合,土门镇家竹村正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