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暴雨、洪涝灾害过后,内涝区域的污水、生活垃圾若未能及时处理,就可能为蚊蝇、细菌等滋生提供有利条件,容易引发健康问题。那么,应该如何做好卫生工作,防范疾病发生呢?
第一道防线:守住“入口关”,饮水安全大于天
1.不喝生水!不喝生水!不喝生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洪水极易污染水源,自来水管道也可能受损。被污染的水含有大量病菌(如导致霍乱、伤寒、痢疾的细菌),直接饮用或漱口都存在极大的健康风险。
2.喝什么才安全?(1)白开水:所有饮用水(包括刷牙、漱口、洗菜)必须充分烧开并保持沸腾3分钟,彻底杀死病原体,然后倒入干净容器加盖保存。(2)瓶装水/桶装水:优先选择密封完好、来源可靠且在保质期内的瓶装水或桶装水。开封后如未饮用完,也应烧开后饮用或丢弃。(3)应急消毒:如无煮沸条件,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漂白粉或符合标准的饮用水消毒片进行消毒,严格按照说明书的用量和步骤操作!(4)保护水源:远离被洪水淹没的水井。取水点周围要彻底清理垃圾、粪便等污染源,防止再次污染。
第二道防线:清理“大环境”,让病菌无处藏身
1.彻底清淤与消毒。清淤时务必穿戴长筒雨靴、厚橡胶手套、口罩(最好N95或医用防护口罩)和工作服,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污水污泥,防止钩端螺旋体病、丹毒等经皮肤或黏膜感染。
2.重点消毒。房屋内墙壁、地面、家具表面、被洪水浸泡过的餐具、儿童玩具等,可使用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84消毒液)严格按照消毒对象所需的浓度(参照说明书)稀释后擦拭或喷洒。被污水浸泡过的床上用品、衣物等,能清洗的用肥皂或洗衣液充分清洗后在阳光下暴晒,不能清洗的考虑丢弃。
3.厕所卫生。及时修复受损的厕所。使用临时厕所时,务必远离水源(至少30米以上)和居住区,粪坑要加盖并定期用漂白粉或生石灰覆盖消毒。便后、清理垃圾和污物后、饭前及制备食物前,务必用肥皂/洗手液和干净水(或免洗洗手液)彻底洗手。
4.垃圾处理。洪水带来的垃圾、动物尸体是重要的污染源和疾病传播隐患,切勿随意丢弃,严禁食用淹死或病死的禽畜。尽快将垃圾、动物尸体集中堆放在指定地点,通知相关部门进行专业清理和无害化处理,防止蚊蝇滋生和疾病(如炭疽、鼠疫等)传播。
第三道防线:做好“个人防护”,细节决定健康
1.蹚水有风险,防护要做好。尽量避免蹚水。如需蹚水,一定穿高筒雨靴或防水裤。蹚水后,立即用肥皂和大量干净水冲洗双腿及接触污水的皮肤,特别是脚部有伤口或破损的人更要格外小心,擦干保持清洁。如有条件,可用碘伏擦拭皮肤消毒。
2.严防蚊蝇鼠害。积水是蚊子的“育婴房”。翻盆倒罐,清除室内外一切小型积水容器(瓶瓶罐罐、废旧轮胎等)。填平洼地,疏通沟渠。使用蚊帐、蚊香、电蚊拍、驱蚊液(含避蚊胺等有效成分)等措施进行防蚊。食物应用防蝇罩遮盖,可用苍蝇拍等灭蝇。发现老鼠踪迹,及时采取安全有效措施灭鼠(如粘鼠板、鼠笼,慎用鼠药以防误食),食物密封保存。
3.伤口处理要谨慎。皮肤有破损时,应避免接触洪水。小伤口用干净水(如瓶装水或烧开放凉的水)充分冲洗后,用碘伏消毒,保持干燥并包扎好。如伤口较大、深、污染严重或被生锈、污物多的物品划伤,务必及时就医,请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清创、缝合及注射破伤风疫苗。伤口出现红肿、疼痛加剧、流脓或发烧等感染迹象,更要立即就医。
第四道防线:管好“盘中餐”,杜绝病从口入
1.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淹死、病死的禽畜可传播猪链球菌病、禽流感等传染病,不可加工食用。
2.吃洪水泡过的食物。凡是被洪水浸泡、污染过的食物(如大米、面粉、饼干、方便面、蔬菜瓜果等)、淹死的鱼虾等,一律丢弃!切勿心存侥幸食用。
3.食物加工要精心。生熟分开处理和存放,避免交叉污染。食物要彻底煮熟煮透(尤其是肉、蛋、水产品)。餐(饮)具清洗后要煮沸消毒15分钟以上,或使用消毒碗柜消毒。
第五道防线:关注“身心安”,积极寻求帮助
1.身体不适早就医。密切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如果出现发热、呕吐、腹泻、腹痛、皮疹、皮肤伤口红肿化脓、眼睛红肿、呼吸困难等任何不适症状,不要拖延,立即前往就近的医疗点就医,并告知医生接触过洪水的情况。
2.心理调适很重要。洪灾带来的损失和压力可能引发焦虑、恐惧、失眠。要保证充足休息,规律作息和饮食。和家人朋友多沟通、互相支持,倾诉感受。适当进行放松活动(如深呼吸、听音乐)。如果负面情绪困扰严重,难以自我调节,不要犹豫,主动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
健康无小事,灾后防病,你我同行!请将此信息传达给身边亲友邻里,为健康增添一份保障。
郧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