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三表”计量科普小知识

每月的水电气账单,是生活成本的具象体现,而精准记录这些费用的“民用三表”,更是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然而,这些默默运转的表具如何实现精准计量?当怀疑计量异常时又该如何处理?郧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为您划重点!

什么是“民用三表”

“民用三表”指的是在居民家里安装使用的,供水、供电、供气部门进行贸易结算的水表、电能表和燃气表。

水表是指在测量条件下,用于连续测量、记录和显示流经测量传感器的水体积的仪表。水表的种类,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按用途可分为民用水表和工业用水表;按介质温度可分为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水温30℃是其分界线;按公称口径可分为小口径水表和大口径水表,50mm是其分界线;按压力可分为普通水表和高压水表;按水表类型可分为电子水表、机械水表、带电子装置水表。

电表即电能表,也称电度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器仪表。常用的电能表主要分为机械电能表和电子式电能表两大类。其中,智能电能表不仅采用了电子集成电路的技术,还具有计算精度高、智能扣费、电量记忆智能化等功能,在性能及操作功能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

燃气表即可燃气体计量仪表,是用来累计流过管道内燃气体积总量的流量测量仪器。目前常见的燃气表类型有:机械式燃气表、IC卡膜式燃气表、远程传输式燃气表和超声波燃气表,家用燃气表多为前三种。

“民用三表”的相关规定

“民用三表”关系到国计民生,计量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管,确保量值准确可靠,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和《实施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对“民用三表”的监管实行首次强制检定、限期使用和到期轮换的制度。“民用三表”首次强制检定,由供水、供电、供气的管理部门或用户在使用前,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指定或者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强制检定。检定合格后的“民用三表”,应出具检定证书(或合格证),或加贴检定合格标识(或封印标志)。

民用“三表”的使用期限

依据相关规定,对于公称通径为DN50及以下,且常用流量不大于16m³/h的水表只作首次强制检定,限期使用、到期轮换(公称通径不超过DN25的水表使用期限不超过6年;公称通径超过DN25但不超过DN50的水表使用期限不超过4年)。

依据相关规定,电表只作首次强制检定。民用电能表限期使用、到期轮换或根据表计状态延期(1级、2级有功电子式交流电能表,其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8年;磁力轴承和双宝石轴承的单相有功电能表,其轮换周期一般不宜超过15年,其他单相有功电能表的轮换周期不宜超过10年)。

对于最大流量qmax≤10m³/h且用于贸易结算的燃气表只作首次强制检定,限期使用,到期更换。(以天然气为介质的燃气表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以人工燃气、液化石油气等为介质的燃气表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6年)。

相关部门及企业在民用三表计量管理中的职责:

(一)市场监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对民用三表的监管职责:

1.民用三表的生产制造,应向当地省级市场监管部门申请型式批准;

2.民用三表在使用前,必须经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设置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检定合格后,才能安装使用;

3.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定期组织计量监督检查,督促供水、供电、供气企业依法做好民用三表的首次检定和到期轮换工作,落实其主体责任。受理居民对民用三表的仲裁检定工作。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4.依法查处涉及民用三表的计量违法行为。

(二)供水、供电、供气企业的职责:

1.采购安装的民用三表必须是取得型式批准的合法产品;

2.依法做好民用三表的首次检定和到期轮换工作,并登记造册,落实好自身的主体管理责任;

3.妥善处理好市民对民用三表的计量申诉,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担心“民用三表”计量不准怎么办?

“民用三表”是用于精密测量的计量仪表,有着严密的技术要求和特定的计量检定条件。如果居民想知道家里的“民用三表”计量是否准确可靠,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一)保存好近期的水、电、气账单,与当地供水、供电、供气销售公司取得联系,要求其上门做初步的检查和判断;

(二)如果对水表、电能表、燃气表计量性能仍有怀疑,可向所在地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仲裁检定,送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进行检定;

(三)如果认为家中“三表”量值不准确,可拨打12345、1231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也可以向郧西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