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人铭记之二
1946年7月至1947年2月,中原新四军突围部队在豫鄂陕边开辟建立豫鄂陕根据地时期,正值蒋介石向共产党发动全面内战时期。新四军部队面临的环境和条件,正如有关老战士回忆所述:“其艰难的程度不亚于红军当年爬雪山,过草地时的艰苦”。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李先念迅速作出了“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唯一出路,只有按照中央的指示,在豫鄂陕边区发动大规模的游击战争,创造豫鄂陕边区根据地,以此来争取我们的生存……以此来支持陕甘宁边区及晋冀鲁豫边区甚至整个华北、华东的斗争;以此来增强我党我军在西北的有利战略地位”的指示,其中特别强调要“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开展统战工作,大力发展和培植地方武装。发展地方武装是中心环节,争取、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是创造与发展根据地的基本问题。”要求并做出“对地方自发的各类武装组织(如大刀会、红枪会等)及国民党基层武装(如民团、自卫队等)坚持广泛联络和积极争取的基本原则;部队官兵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动员部队帮助群众劳动,同时组织开展抗捐、抗税等宣传工作,建立各种群众组织和民兵自卫队;帮助地方武装解决武器弹药问题,并尊重地方武装的风气,学习地方武装的长处,注重与地方武装的团结”等规定(见李先念1946年8月22日给北路军各部的指示)。这一指示充分体现了李先念热爱人民,依靠群众,发展地方武装,联合战胜敌人的伟大战略思想。
在其光辉指示直接指引下,分布于豫鄂陕边的各路部队迅速展开了发动群众,建立地方武装和政权建设工作。在工作中,广大官兵所到之处,对群众的财产做到秋毫无犯,对人民视同亲人,每到之处热情帮助群众砍柴、挑水、种地、收割等,以实际行动诠释“人民子弟兵爱人民”的光辉形象。因此部队至此深深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崇敬和爱戴。郧西属于豫鄂陕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四军45团(主要在郧西东北境的蒿坪河一带)和38团(主要在郧西西北境的庙川、大小新川一带)广泛活动于郧西的山山岭岭,坚持对敌斗争8个月余,活动范围遍及郧西19个乡镇,面积达3400多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7.5%。郧西人民在其光辉思想鼓舞下,积极投身于艰险的对敌斗争中,许多人民群众甘冒抄家和杀头的危险,掩护伤员,为伤员求医治病、送水、送饭、作伴,为部队送信、探情报、当向导、购买布匹等等,用生命和热血书写了一曲曲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
在山大谷深、路险人稀和战士们衣食不保、顽敌股匪混杂、敌强我弱的艰难困苦条件下,新四军突围部队之所以能够立足阵地并取得胜利,是因为李先念发展地方武装战略思想光辉指引产生的军爱民,民拥军,军民联合的钢铁防线之威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