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子镇财政所为村集体“钱袋子”上把“智能锁”

通讯员刘丽丽报道:“以前查笔村级账目得翻半箱台账,现在鼠标一点全清楚。”提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变化,店子镇财政所会计感触颇深。如今,该所借助湖北省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以数字化手段推动基层财务管理从“手工记账”向“智能管控”跨越,为村集体“钱袋子”筑牢安全屏障,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动能。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是村级发展的“家底”,也曾是监管的“难点”。过去,店子镇村级账务处理、资产登记全靠手工记录,不仅耗时费力,还存在数据滞后、监管盲区等问题,个别村甚至出现资金使用不规范的情况。

破解难题的关键,在于科技赋能。店子镇财政所主动启用“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将村级资金收支、资产变动、资源承包合同等核心业务全面搬至“线上”。该平台整合了资金监管、资产登记、小型工程管理等六大核心模块,小到村级劳务用工支出,大到集体资产租赁,都能实现全程线上流转、动态跟踪。

财政所工作人员介绍,平台推行以来,村级资金使用需经过线上申请、逐级审核、全程留痕三个环节,会计人员可实时核查资金流向;集体资产从购置、折旧到报废,每一步变动都在线登记,确保“家底”清、账目明。针对村级小型工程、劳务采购等敏感领域,平台还固化了“四议两公开”民主程序,流程不规范就无法进入下一环节,让资金使用晒在“阳光”下。

智能预警功能更成了监管“千里眼”。平台会对合同到期、款项逾期、异常收支等风险点进行自动弹窗提醒,倒逼工作人员提前介入处置。此前,某村一笔承包款即将逾期,平台及时预警后,财政所迅速督促村干部催收,避免了集体资产流失。

数字化转型让村级财务管理焕发新生。截至目前,店子镇村级集体资金使用规范率提升至100%,资产资源登记准确率达100%,“三资”监管实现从“被动补救”到“主动防控”的转变。店子镇财政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平台应用,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农村集体“三资”保值增值、乡村振兴提质增效提供更坚实的财政保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