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支点强作风 先锋引领显担当】王德平:闻“汛”而动冲在前 率先垂范显担当

8月18日,十堰市人民政府发布给予在郧西“7.9”“8.7”防汛救灾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王德平、黄和平、付军等3名同志记二等功的决定,号召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先进学习,以扎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工作实效。

为营造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氛围,落实市委号召,县融媒体中心开辟《服务支点强作风 先锋引领显担当》专栏,今天,播出第二期《上津镇党委书记王德平:闻“汛”而动冲在前  率先垂范显担当》。

“7・9”强降雨,是上津镇人民难以忘怀的考验。当日,孙家湾、绞肠关、丁家湾、刘家湾等村遭遇百年罕见强降雨,24小时单点最大降雨量达383.2毫米的历史极值,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岌岌可危。面对这场“大考”,上津镇党委书记王德平以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感,带领全镇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用行动筑牢防汛安全防线,全力守护群众安危。

灾情突袭,王德平第一时间带队深入一线,统筹激活“村干部-小组长-中心户-明白人”应急网络,通过电话通知、上门叫应等方式,在险情发生前将预警信息精准传递到每一户、每个人,为群众转移争取宝贵时间。“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落实‘八个应转尽转’要求。”王德平说,党员干部们身先士卒,用“背、扶、抬”的方式帮助行动不便群众,争分夺秒组织751户2041名危险区域群众的转移避险,实现“没漏一户、没落一人”。

白天,王德平在绞肠关、孙家湾、丁家湾、刘家湾等村,现场督导人员转移、抢险救援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晚上,他又牵头组织全体党政班子成员、相关村党支部书记加班加点,逐一梳理辖区风险隐患点和重点防范事项,分析研判后部署次日任务,以“连轴转”的坚守织密防汛安全网。

民生保障是防汛救灾的重中之重。王德平按照统一调度,紧急启用13处宾馆、小学、安置房及公租房作为临时安置点,同步做好群众生活保障、医疗服务与心理疏导等工作。不仅统筹发放2.35万件救灾物资,为493名困难群众实施紧急临时救助,更将33户109名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群众纳入监测帮扶,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同时,他积极协调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部门80余人,调集大型挖掘机17台、大型装载机12台及施工队70余人,昼夜不停开展道路抢通与水电、通讯设施恢复工作,全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秩序,最大程度降低了灾害影响,维护了社会安全稳定。

如今,防汛救灾已转入灾后重建新阶段,河道清淤、河堤修复、农田恢复、倒塌房屋选址重建等工作正全面铺开、加速推进。王德平表示,上津镇将持续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做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准备,全力以赴打好防汛抗灾主动仗,坚决打赢灾后重建攻坚战,以实绩实效向县委、县政府及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