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们的假期既安全又充实?
如何解决家长们的“看护之忧”?
郧西县以“爱心托管班”为笔
在城乡大地绘就了一幅
“幼有所育、学有所乐”的温馨画卷
依托学校、社区、乡村阵地
链接高校资源
郧西正将一份份贴心的托管服务
送到有需要的家庭门前
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第二家园”
今天的《郧西视点》带您一起
探寻郧西“爱心托管班”的“成功密码”
走进城关镇王家坪红军小学,一堂生动的“应急救护第一课”拉开了今年暑假“爱心托管班”的序幕。
湖北医药学院“医路童行”暑假社会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正通过模拟示范,向孩子们传授心肺复苏、海姆立克、包扎等急救技能。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聆听讲解,踊跃参与模拟演练,轮流对模拟人进行胸外按压,在实践中掌握了正确要领,更深刻体会到急救技能的重要性。
这支由21名湖北医药学院学子组成的“医路童行”暑假社会实践团队,将在城关镇王家坪红军小学开展为期14天的志愿服务。
湖北医药学院“医路童行”暑假社会实践团队队长吴世鸣告诉记者,团队在这里开展了几项特色的课程,包含医学急救课、流行病预防、口腔预防等医学类特色课程,红色文化课、传统教育课,以及绘画、手势舞、唱歌、跳舞等多种多样的拓展课。
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需求,精选课程、制定计划、认真备课,这支团队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爱心托管班”的魅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也在这里收获了友谊、增强了自信、提升了团队协作精神,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爱心托管班’开展的课程有很多种,我最喜欢的是绘画课、舞蹈课、红色文化课和急救课。”王家坪红军小学学生王紫彤笑着说,“这里认识了很多哥哥姐姐,还认识了好多新朋友,每天都过得特别开心。”
为办好“爱心托管班”,今年以来,郧西依托学校、社区、村已有的教室、活动场地等资源,充分利用红色教育基地、图书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构建“托、管、教”三位一体托管机制,力求将托管点延伸至每一个有需求的地方。
共青团郧西县委书记何婷介绍,目前,郧西县已开设32个托管点位,实现18个乡镇(场、区)全覆盖。通过链接12支高校团队、招募返乡大学生等途径,吸引200余名大学生踊跃参与,惠及1500余名儿童,帮助务工家庭解决后顾之忧。
东方社区儿童之家爱心托管班充满了温馨。10余名孩子在湖北科技学院志愿者李鑫的指导下,彩纸翻飞,幻化成一片片绚丽的“枫叶”。大家相互展示作品,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为增强“爱心托管班”的专业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东方社区开设了安全自护、红色教育、文体活动、课业辅导等10余项课程。还鼓励志愿者结合专业特长,增设舞蹈、书法、剪纸等20余项特色课程,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涵盖。
东方社区暑假托管班已开展两年,主要聚焦困难职工子女、双职工子女、留守儿童等群体,提供一对一精准培训。“通过托管,孩子们的暑假生活更丰富了,还大大减少了溺水事故的发生。”东方社区团委书记易章城说道。
在这里,有玩伴、有“小老师”、又有丰富多彩的课程,孩子们每天的生活既快乐又充实,也让家长们更加省心、放心。
“暑假托管班解决了我们上班族妈妈的大难题。”家长马婷婷道出了许多家庭的心声,“在这里,志愿者们带孩子看书、辅导作业、做游戏,我们上班也更安心。”
安全、愉快的学习氛围,不仅让孩子们学习了新知识、结交了新朋友、掌握了新技能,也让大学生志愿者们收获满满。“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从孩子们身上感受到了勇敢与乐观,明白了爱心和陪伴对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今后我会带着这份温暖与力量继续前行,将温暖带给更多需要的人。”湖北科技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李鑫在结束一天的托管服务后,眼神里满是收获的喜悦。
锦盛嘉苑小区“爱心托管班”里,黄冈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正组织孩子们开展一场趣味盎然的“成语接龙”游戏。孩子们全神贯注,争先接词,在轻松愉快的互动中学习语言知识,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寓教于乐的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哥哥姐姐们会教我们写作业,还有很多小朋友陪我们一起玩,这个假期我觉得很充实很快乐!”学生熊梓琪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爱心托管班”的开办,不仅惠及孩子,也为“返乡”大学生们提供了暑期社会实践的平台。
对于黄冈师范学院大学生志愿者谭桂鹏来说,托管班是实践成长的“练兵场”:“辅导作业、组织游戏的过程中,我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都在提升,这为将来从事教师行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观音镇刘家湾村的暑假“爱心托管班”里,山西大学志愿者任顾燚带领孩子们开启了“我的家乡”主题绘画之旅。孩子们化身为小画家,用稚嫩的笔触,尽情地描绘家乡之美。志愿者正是通过这样的沉浸式体验,让孩子们在感受家乡之美的过程中,悄然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引导他们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任顾燚说:“现在家乡发展的越来越好,作为一名暑期爱心托管班的志愿者,我很高兴能够用自己的知识和热情为家乡的孩子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家乡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观音镇刘家湾“爱心托管班”,不仅为孩子们提供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和作业辅导,还开设了数学思维、阅读写作、户外活动等课程,为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增添了别样色彩。
“大学生志愿者会给我们辅导作业难题,通过提一些激发我们思维的题目,培养我们的兴趣爱好,特别有意思,现在我越来越喜欢学习了!”观音镇中心小学学生钟博文兴奋地说。
采访中,家长对这种“官方带娃”的形式表示赞赏,称“爱心托管班”办到了家长的心坎上。家长许明学感慨道:“夏天汛期,孩子在家到处跑,我们上班时总惦记着,有了托管班,我们在外干活也能踏踏实实的。”
从县城到乡村,从社区活动室到学校操场,一个个“爱心托管班”如同一个个温暖的“家园”,承载着孩子们的欢笑,安放着家长们的舒心,也凝聚着社会各界的责任与担当,真正让爱心托管服务不负所“托”。
在谈及“爱心托管班”未来发展时,何婷告诉记者:“团县委将继续发挥组织优势,规范提供托管服务,丰富多元课程体系,扩大‘爱心托管班’知晓度、覆盖面、满意度,让更多青年有时间和精力投入经济发展。”
爱心护航,托起希望。郧西“爱心托管班”,既是孩子们安全、充实、快乐假期的温暖港湾,也是大学生们实践成长、反哺社会的广阔舞台。它托起的,是民生所盼的安心,是孩子成长的信心,是青年担当的初心,更是社会关爱的恒心。郧西,正以这份“官方带娃”的智慧与温度,书写“幼有所育、学有所乐”的生动答卷,托举起千家万户稳稳的幸福与未来发展的蓬勃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