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灾中每天200多个电话、2小时睡眠......他用满身泥泞守住“生命线”

7月9日

上津、香口等乡镇

局部地区出现

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

强对流天气

造成山洪、滑坡、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

部分国道、省道、乡村道路

严重受损

群众出行安全受到威胁

灾情发生后

县公路养护中心上漫养护站站长周虎

闻“汛”而动

带领全站职工昼夜奋战在

抢险保通最前沿

成为暴风雨中最坚定的

“护路先锋”


此次灾害中,上漫养护站管辖的G242甘钦线上津至香口段受灾战线长,损毁路段多,抢通保畅任务艰巨无比。40岁的周虎,这位参加工作近二十年、在上漫养护站坚守5年的“老公路人”,毫不犹豫地扛起了重担。他带领养护站职工连续昼夜穿梭在每个修复点位,组织人员机械调配,反复研究抢通方案......在现场指挥施工时,他扯着沙哑的声音不断叮嘱着:“你这要搞结实点,稳当点,保证车辆通行安全,尽快能通车。”

连续多日的高强度抢险,让周虎的声音嘶哑得几乎说不出话,满身泥泞成了他的“标配”,双脚被水泡得发白肿胀,可他从未后退半步。“这两天从早到晚机械都在施工,夜间也在加班,只能睡两个小时。”周虎坦言,一天要接打两百多个电话,现场安排指挥时,声音喊轻了别人根本听不到,沙哑的嗓音里满是疲惫,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近二十年的工作生涯里,周虎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在养护站的5年,无论是汛期水毁保畅,还是冬季冰雪保畅,他都冲锋在前。此次灾害中,他以超强的责任担当,带领职工抢通了一条条“生命线”,生动诠释了基层公路人“人在路上,路在心上”的忠诚誓言。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基层养护站站长,在灾情来临时,我们必须身先士卒,发挥先锋作用,全力以赴抢险保畅通,用实际行动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考验。” 周虎的话语朴实却字字铿锵。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

G242甘钦线的路碑

此时

那个在暴雨中弯腰抢修的身影

那份在酷暑中大汗淋漓的坚守

都化作这路上最坚实的路基

而在这条公路延伸的远方

还有无数像周虎一样的公路人

是他们用日日夜夜的辛劳

为家园复苏打通了“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