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贫困村的悄然变化

郧西在线讯 特约记者 迪 祥 报道:近日,记者走进店子镇七里沟村,发现该村在精准扶贫政策帮扶下,悄然发生了巨大变化。瞧!道路干净整洁,笔直的水泥村道向村里延伸,两旁是整齐的绿化环绕,显得格外靓丽多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不远处,正三五成群的村民围坐在一起,一边聊家常一边做手工,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场面其乐融融,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

0001.jpg

干净整洁的村庄

据介绍,七里沟村自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后,县委宣传部作为精准扶贫驻村队对口帮扶。进村后,工作队通过深入村组开展走访调查研究,聚焦村民最关注的生产生活问题,全面了解村情民意后,便立即与两委理清了七里沟村的发展思路,采取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和民生改善等帮扶措施,着力发展产业、改善村容村貌,让村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02.jpg

长势喜人的红薯产业

0006.jpg

马头山羊产业

“我们来了之后,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改变七里沟村,第一是从思想上转变七里沟村党员干部观念;第二是让党员干部带头,每个人就如何为村里做出贡献,立下自己的承诺,以身作则;第三是根据村里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殖产业,鼓励外出务工。”宣传部驻村干部章鹏告诉记者。

该村应该如何实现脱贫呢?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认为只有实现产业发展才能改变落后面貌。于是,驻村工作队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本着长远打算,邀请了专家实地考察,在专家的建议下,组织村民参加培训,对七里沟村的600亩核桃、100亩板栗和马头羊、黄牛养殖等传统种养殖产业,提高种养殖技术,对已有的产业进行了科学种养殖。

QQ图片20170727105122.jpg

宣传部驻村工作队队员章鹏同贫困群众商讨发展产业

0004.jpg

七里沟村党支部书记王义山指导贫困群众科学管护红薯基地

在该村二组杨其军的红薯基地看到,他正顶着烈日在基地里除草。杨其军告诉记者,“今年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号召下,加入了合作社,种植了红薯12亩,合作社免费提供苗木和化肥,年底以每斤鲜薯0.5元的价格收购。”

“按这个长势,每亩至少产6000斤没有问题,年底光种植红薯就可以卖到3万多元。”杨其军信心满满的说。

像杨其军这样发展红薯产业的,在该村还有很多。七里沟村党支部书记王义山介绍,“年初,村里与种植合作社签订了种植、收购合同,动员群众种植了品种为“徐薯26”的红薯370余亩,目前长势喜人,预计产量可达1100余吨,产值达110余万元,可带动128人脱贫。”

在产业发展上,驻村工作队同村“两委”通过召开党员干部会议、群众代表会议、田头会议、走村入户,耐心向贫困群众宣传精准扶贫产业政策,解决在发展产业中遇到的困难。目前已培育养殖大户12户,种植大户9户。

“你看,我养的80多只羊、10头猪,就是扶贫贷款帮扶持起来的,我的感谢宣传部的领导......”该村一组的贫困群众吴美兰腼腆地对记者说道。

“2016年,就想发展种养殖产业,但是没有本钱,驻村工作队获知后,给我宣传贷款政策,很快就帮我贷了5万元款,我就扩大了养殖规模,目前养殖马头山羊83头,养猪10头,去年收入就达到5万多元,丈夫在家门口从事建筑施工争了3万多元,我家年收入8万多元......”吴美兰说。

像吴美兰这样的贫困群众,如今在家门口通过自己的双手有了稳定的收入,是该村发展产业助民脱贫的一个缩影。

王义山介绍,“该村已种植红薯370亩、中药材172亩,养殖山羊230头、牛147头、猪92头,对600亩核桃、100亩板栗进行了科学管护。同时,组织劳务输出279人......”

“今年全村贫困群众脱贫,没有一点问题。”王义山坚定地说。

七里沟村的精准扶贫脱贫之路,正在越走越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