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建支点 冲刺“开门红”】 土门镇“小菌棒”种出“好钱景”

2月11日土门镇香菇菌棒制作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忙碌着加工香菇菌棒

在制棒车间,原料在搅拌中均匀混合,随后被装入菌袋、封口,再经过灭菌、接种等工序后,一个个菌棒就诞生了。据关帝庙村柯家湾香菇种植负责人吴女士介绍,她现有2个颇具规模的香菇菌棒制作基地,年产量达20万棒。这些菌棒除满足本地100多户菇农需求外,还销往周边地区,为当地经济注入新活力。

香菇种植周期短、收效快且投资小,制棒厂和种植基地季节性提供就业岗位,周边群众凭借打零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生活条件显著改善,香菇产业还带动了林下经济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近年来,土门镇高度重视香菇产业的发展,在香菇菌棒制作上加大投入。在镇政府积极引导和支持下,制棒厂引进先进设备与技术,提升了菌棒制作效率与质量,不仅推动了当地香菇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也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

据了解,该镇目前有8个村发展香菇,共有9个香菇基地、274个菇棚,年上棒63.64万棒。该镇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由村集体承包给合作社种植,再由合作社聘请农户进行制棒和采收,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户务工就业增收,该镇香菇基地每年可带动农户500余人,人均增收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