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视点】坚持数字赋能 建设智慧郧西

近年来,我县坚持将数字科技与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数字信息技术,在“四化同步”发展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推动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眼前的画面,是今年七月郧西县生态环境保护调度指挥驾驶舱在日常监测中拍摄到的场景。我们看到,在天河口湿地公园有村民正在燃烧秸秆,监测系统立刻发出预警信号,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给相关单位,几分钟后,执法人员到达现场扑灭火源,并进行宣传教育、完成取证。

这就是郧西县大力推进数字郧西、“数公基”、治山护水等信息化项目建设带来的成效之一。

郧西县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朱美林介绍,近年来,郧西县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对标“省内一流、全国先进”总体建设目标,构建智慧城市数字底座,以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经济发展、治山护水、教育医疗等场景应用,全面提升政府管理效能和社会事务服务水平。

目前,郧西已建成“1234”智慧郧西总体架构,即统一的基础网格,云计算数据中心、城市运营管理中心2个中心,安全保障、规范标准、运营保障3大体系,政府管理、惠民服务、城市治理、产业发展4大领域,云计算数据中心计算能力55.3万亿次/秒、存储能力450TB,可建虚拟主机300余台对外提供服务。

县大数据中心主任吴昊表示:以监控终端和无人机为载体,充分发挥AI算法赋能,自动识别秸秆焚烧、森林防火、工程违建、农业禁捕等违法情形,实现城市治理由被动处置向主动预警转变。截至目前,郧西分中心共计发现线索384件,并全部办结完毕。

“一网全面感知、一键可知全局、一屏统揽全域、一体运行联动”。在郧西县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和十堰市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保障中心郧西分中心,建成了郧西县生态环境保护调度指挥驾驶舱,融入水质保护、大气监测、土壤治理等10大板块17个业务系统,接入“数公基”相关物联网、视联网等感知设备2万余个,汇聚山、水、林、矿等数据12万余条。

县大数据中心主任吴昊介绍,一“码”当先,万物互联。以“万物统一码、万数聚一网、万用享一台”为目标,郧西赋予各类公共基础设施数字身份证。在我们的平台,轻点鼠标,点击任意一栋建筑,都可以查看房屋的统一编码、地址、居住人员等基础信息。

以CIM平台全时空数据作为支撑,将各类应用系统与“一标三实数据”“地理信息数据”“万物数据”进行互联互通,实现万物互联、数据融合。目前,郧西已完成县域3509平方公里城市管理对象数字化呈现,集成了楼栋标准地址21.13万条、实有房屋34.27万条、实有人口54.05万条、实有单位1.19万条。完成了8大类31个中类147个小类205.65万个实体对象编码赋码,逐步实现万物互联、数据融合。

“数公基”平台的建设和运行,正催生城市治理模式的蜕变。而通过数字技术赋能,郧西的工业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进湖北奥维工业有限公司,科技感扑面而来。一台台智能化生产设备整齐排列,一条条机械臂自动运转,一个个数字机器人满负荷生产……

湖北奥维工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周飞告诉记者,这是我们的注塑机,从原来的人工取料,现在改为自动化取料,实现无人化。原来的产能,我们一天只能生产3000多件,到现在改成无人化以后,每天能达到4500件。

湖北奥维工业有限公司位于河夹绿色低碳数字化新型园区,是一家集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生产型企业,主要生产燃气自闭阀、物联网智能调压器、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器、燃气泄漏报警器、新材料燃气管道等产品。目前,企业已获得6项发明和106项实用新型专利,在智能燃气安全装备领域处于领先水平。

湖北奥维工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周飞介绍,公司是2022年成立的,到2022年年底产值达到了8000万元。2023年下半年开始,公司逐步引进了自动化(设)备,到年底产值达到1.2个亿。2024年,公司自动化改造基本完成,年底已突破了2.5个亿的产值。

为了扩大产能,抢占市场份额,2023年开始,湖北奥维工业有限公司不断更新自动化生产设备,先后购买了装配、机架、压轴、注塑等自动化设备,在缩短产品交付时间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

“这是我们引进的检测自动化生产线,以前人工检验,每天15个人只能达到10000的产量,现在我们引进了自动化检测生产线,一天只需要4个人,可以达到15000的产量。”湖北奥维工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周飞说道。

制造变智造,企业加速跑。目前,湖北奥维工业有限公司不仅与中燃、港华、华润、中裕、新奥等多家国内企业达成长期合作,产品还走出国门,畅销俄罗斯、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约旦等国家。

数字信息技术在推动工业转型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农业生产方式。

隆冬时节,香口乡上香口村民辉蔬菜专业合作社,育苗大棚里一片忙碌景象。工人们来回穿梭,将一包包辣椒种子,倒入自动育苗机上,经过自动装盘、点种、覆土后,被运送到育苗基地,等待成苗后进行移栽。

民辉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肖志斌说,这台全自动光感应育苗机,是合作社前年冬天引进的,它能自动装盘、自动点种、自动覆土,与传统人工相比提高功效10倍,以前人工播种一天需要30个劳力,而现在一台机子,一天只需要3-4个人,可以播种100万株,移栽30亩地。

2023年,民辉蔬菜专业合作社率先引进智能化光感应全自动穴盘育苗设备,推出“一站式”育苗订单服务,为县内多家蔬菜深加工企业、蔬菜种植主体和农户提供优质的辣椒、西红柿、茄子等各类幼苗1000余万株,不仅带动了周围群众创业增收,也为香口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香口蔬菜基地达到1002亩,年产蔬菜4600余吨,产值1000余万元,成为十堰有名“菜篮子”“好香口”蔬菜公用品牌声名远播。

郧西县人民医院是我县重点打造的鄂陕毗邻地区中心医院,在新院区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主治医师王小明正和科室同事们,在显微镜下对刚刚做出的切片进行观察、分析、讨论。

郧西县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王小明介绍,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采用智能化设备,实现流程化、数智化、智能化的服务,通过数字切片扫描、人工智能铺助诊断,疑难病理远程会诊,持续规范病理报告同质化,避免错诊、漏诊、误诊。最终形成乡镇-县域-省病理远程会诊平台,这种上下联动的数智化服务体系,达到基层采样、中心诊断、疑难远程会诊、结果共享。

作为全省推广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的试点单位,县人民医院新院区病理诊断中心业务覆盖全县24家医疗机构,辐射鄂陕毗邻地区5个县市。今年借助新院区启用契机,县人民医院坚持数字赋能,建设智慧医院,不仅新建了600平米的标准化病理实验室,还全方位升级HIS、LIS系统,通过信息化集成手段,建立全县卫生健康大数据中心、县域危急重症远程诊断中心、前置审方中心、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联动临床检验、放射、心电三大远程诊断中心。

郧西县人民医院信息科主任梁天涛告诉记者,通过构建信息互联、互通、共享的“智慧医疗”体系,将医护人员更多的时间留给患者,将患者“跑路”的时间让给治疗,来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而今的郧西,正通过信息化的“智慧大脑”,润物无声地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利用大数据推进智慧停车,不断夯实文明城市创建水平;发展智慧教育,让广大师生感受到数字化生活带来的便捷;推行智慧养老,让老年生活更有品质......

郧西县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朱美林表示,县数据局将以信息化赋能四化同步发展,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慧政务、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郧西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先行区,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郧西正推动智能化创新应用,更好赋能四化同步发展。未来,郧西必将在数字化新赛道上加速奔跑,持续释放数字化转型的放大叠加效应,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