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捐肾救妻,母亲割肾救儿!郧西两个家庭演绎人间大爱

近日

马安镇杨家林、白益芝夫妇

和土门镇杨自云、姚东母子俩

先后在国药东风总医院

历时8个多小时分别接受了肾脏移植手术

丈夫杨家林为了挽救深爱的妻子

母亲杨自云为了留住年轻的儿子

他们双双献出健康的肾脏

夫妻俩、母子俩共用一对肾

血脉相通

演绎人间大爱!

(杨家林、白益芝夫妻二人手术后在一间病房接受治疗)

本是同林鸟 患难见真情

都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丈夫杨家林不仅悉心照料还主动提出给妻子捐肾,这在十堰市是第二例,在全省、全国都很罕见。

杨家林、白益芝夫妇,马安镇白家山村人,长期以煤矿打工为生。2019年,44岁的白益芝发现她的脸开始肿胀起来,最初她没当回事,直到换了两家医院诊断确诊为尿毒症晚期。

从此白益芝便开始了长达5年的透析治疗生活。病痛和透析时常折磨着她让她感觉生不如死,“做腹膜透析,整个腹部都水肿,严重时走不了路,有段时间我真的不想活了。”她想到过放弃治疗,但都被丈夫拒绝了。自此之后杨家林就不再去煤矿打工,一直不离不弃地陪在身边,照顾她,鼓励她,让她有了活下去的信心。5年的透析治疗让白益芝的手腕完全变了形,这些年他们辗转各家医院等候肾源,却迟迟等不来消息。

去年,杨家林萌生了一个想法,既然等不到肾源为什么不试试自己的呢?他把这一想法赶紧告诉了妻子,但白益芝怕拖累丈夫身体,坚决不同意。杨家林心意已决,瞒着妻子偷偷跑到医院做了各种检查,可喜的是,各项指标达标,能够匹配。“没有血缘关系配型成功的概率和有血缘关系的相比要小得多,没想到配上了!”杨家林觉得能配型成功是上天对妻子的眷顾,他要捐一个肾,一定要救好妻子!得知配型结果,白益芝内心却是五味杂陈,在丈夫和孩子的一再劝说下,她才同意做了手术。进手术室之前,白益芝止不住地泪流,杨家林却满面笑容,抑制不住地开心,“只要你能活下来,我愿意!”

4月27日,夫妇两人同时被推进手术室,供肾摘除和肾脏植入两台手术同时准备进行,成功植入白益芝体内的杨家林左肾开始运转,夫妻俩实现了真正的血肉相连。手术成功后,两人的手紧紧牵在一起。看到有些消瘦的丈夫,白益芝的眼角湿润不已,“我觉得欠你太多,对不起你。”“不,一家人就是要团团圆圆的,要是你不在了,我和孩子都不会过得好。”

不离不弃,生死相依。杨家林,用责任与勇敢铸就了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用无私的爱谱写了最美赞歌。

(姚东手术后和父母一起在病房)

爱子心无尽 三生报答轻

同一天,在另一间病房,来自郧西县土门镇的杨自云、姚东母子俩也刚做完手术。

2021年春天,在江苏常州打工的姚东右眼肿胀,找医生开了眼药之后,症状不仅没有消失,眼睛里还出现了红色血块,医生建议他赶紧去大医院做检查。

“听说是双肾衰竭,我感觉如遭雷劈。孩子才28岁啊!”在河北打工的杨自云和丈夫立即赶到孩子身边,医生告诉他们,肾脏移植是目前治疗尿毒症的最佳选择。等待肾源的漫长日子里,杨自云带着患病的儿子前往武汉、上海、天津等多家医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治愈儿子的机会。但要等到一个合适的肾源谈何容易?只有一条捷径,就是亲属肾移植。杨自云的丈夫几年前突发脑梗,身体不太好,看着儿子因为多次透析已经变形的手腕和频繁疼痛的双腿,杨自云横下心来,决定捐出一个肾来挽救儿子的生命!但是,她的这个决定遭到了父母的反对。

“我有一个哥哥在25岁时生病去世了,我的父母不愿再看到子女遭受疾病的折磨,他们心疼我,毕竟我也50多岁了,生怕我吃不消。”不仅父母反对,儿子一开始也不愿意,“孩子不想让我冒这个风险,他说理解外公外婆的想法,我虽然是他的妈妈,也是外公外婆的女儿,这真的让我十分为难。”一边是年迈的父母,一边是病重的孩子,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辗转反侧,杨自云最终还是下定决心要割肾救子。“虽然很难抉择,但我义无反顾。”她拜托弟弟劝说年迈的父母,让他们不要担心,父母流着泪同意她的决定。

4月初,母子俩到国药东风总医院进行了一系列检查,确定杨自云符合捐肾条件。4月27日,他们被推入手术室。从杨自云身上取出健康的左肾,植入儿子姚东的右下腹髂窝内,供肾动静脉吻合结束后,鲜血流入移植的肾内,尿液很快喷发而出。医生们非常欣喜:手术非常成功,移植的肾脏已经开始工作了。55岁的杨自云看起来有些憔悴,但提起此次手术的成功,眼中又有了神采,她动情地说:“只要儿子能好起来,我付出再多也愿意!”

母爱无边,大爱无言。都说孩子是妈妈身下掉下的一块肉。如今,杨自云用自己的一个肾给了儿子第二次生命,用母爱的伟大与坚韧点亮了生命之光!

微光可成炬 大爱映苍穹

两个家庭同一天到生死线上走了一遭,夫妻俩、母子俩共用一对肾,一个是为自己相守的妻子,一个是为最亲爱的儿子,血脉相通,感天动地。两个普通家庭没有豪言壮语,却用行动完美诠释了“人间大爱”,展现出郧西人的善良与温暖。

据悉,两个家庭的手术都非常成功,术后恢复效果较为理想,丈夫杨加林、母亲杨自云目前身体恢复较快,接受移植手术的白益芝和姚东还需要后续长期定时复查和康复治疗。“肾移植手术后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急慢性排斥反应十分重要,患者需终生口服抗排斥药物,所以需要定期进行复查,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药物方案。”国药东风总医院器官移植科护士长邓红琴介绍。

5月12日,两家人出院后各自回到郧西家中继续休养,本周还要进行术后第一次复查。

几年不间断的透析治疗和如今的移植手术,对两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据了解,两个家庭的男主人身体状况都不算太好,煤矿打工让杨家林患有尘肺病长达10余年,而杨自云的丈夫脑梗治疗后至今行动不便、双腿乏力。缺乏劳动力,家庭收入微薄,后续的治疗费用让两个家庭都犯了愁。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着手进一步了解核实相关情况并提供必要救助服务,两家人也盼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能够伸出援助之手,帮他们渡过难关,走出困境。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