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3】强师资 执双减 建校园!我县跑出教育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教育事业,事关民生福祉。2023年,我县始终把教育事业作为最大民生工程来抓,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夯实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教联体建设,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县教育事业向优质均衡发展。

“城乡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均衡、学科教师不配套”给很多乡镇上的家长带来忧虑。为解决城乡师资不平衡的问题。2023年,我县按照“城乡一体、重在城镇”“就近连片、数字赋能”“融合发展、协同育人”“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规划先行、共谋共建”的原则,深入推进教联体建设,让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从“全面普及”向“全面提质”转变,深化校际合作,统筹推进教育教学、学校特色创建等工作,实现校际教育理念共享、教育资源共享、管理制度共享、特色办学共享和发展成果共享,促进学校高位优质均衡发展。

因城区孩子较多,家住在城关镇的秦艳丽在2022年9月份,把孩子转入思源实验学校安家分校。起初,她担心城乡区域教育差异,但孩子转入郧西思源实验学校安家分校近一年来变得自信阳光、作为家长非常放心,也非常满意。

在平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同时,我县积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让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2023年,我县扩充幼儿园学位720个,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4所、高中学校2所、中职学校1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000个、高中学位1000个、中职学位1000个,持续改善县域办学条件,推动全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双减”政策贯彻实施方面,我县150余所学校,创新工作举措,优化实践路径,以在校学足学好为初衷,以提升课堂质量为根本,以改善作业和评价为抓手,全面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内负担,打造“一校一品”特色,形成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基石、社会教育为补充的一个良性循环和互动的大教育环境,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家长陈娜表示,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学校开设了很多社团,他家孩子报了篮球社团,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一个兴趣爱好,孩子也变得越来越积极,学习成绩进步很大。

为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助力郧西教育高质量发展,我县还与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成立“湖北希望工程·郧西教育公益基金”,为我县很多优秀的贫困学生提供了帮助。

自2023年8月“湖北希望工程·郧西教育公益基金”正式启动以来,我县先后接到56家单位(企业)和万余名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认捐资金达1200万元。截至2023年12月底,落实特困大学生资助18万元、奖励优秀学生118.1万元、奖励优秀教师2.05万元,为薄弱学校新建运动场、安装空调、资助特困大学生、奖励优秀师生、为贫困学生购买校服……一件件实事、好事,让广大师生心中有了沉甸甸、暖融融的幸福感。

郧西县第一中学2023届毕业生蒋家鑫表示,他在2023高考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被武汉大学录取,得到了郧西教育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与帮扶。大学期间,他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练强基本功,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乡对学子的关爱!

教育关乎未来。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希望工程争取资金逐年攀升、基础设施更新换代、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幸福感持续攀升,让每一个孩子的人生都有出彩机会,让每一个家庭都有盼头、有奔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