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胡莹莹 徐明兵 报道:万物吐新绿,茶香迎客来。4月9日,郧西县以茶为媒,以节兴农,举办郧西县神雾茶业集团——五龙河景区第二届采茶节,采茶、制茶、品茶、茶文化表演等活动精彩纷呈,吸引了100余名游客、媒体记者和来自该县的制茶能手、茶叶专家参加。
高山云雾出好茶,好茶就在神雾岭。郧西县神雾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安家乡境内的神雾岭,距县城约16千米,背靠5A级五龙河风景区,地处秦岭南麓北纬33°黄金产茶带,群山叠翠,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造就外形美观、香高持久、滋味鲜爽、汤色明亮的茶叶品质,属湖北省高香型绿茶主产区之一,是生产有机茶的理想之地。
“公司建成有机茶园基地、标准化加工中心、茶叶展示中心、茶叶产业培训中心‘一基地三中心’,生产加工的神雾茶形美、色绿、香郁、味醇,曾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中国国际名茶推介产品’‘湖北省鄂茶杯金奖’等殊荣。”郧西县神雾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明兵介绍,该公司去年收购鲜叶150吨,生产成品茶36吨,实现产值2000万余元,预计今年春茶产量在50吨左右。
近年来,郧西县把茶叶作为乡村振兴六大产业链之一,在基地建设、产品加工、主体培育、品牌打造、茶旅融合、市场拓展等重点环节集中发力,初步形成了集茶叶标准化种植、茶园观光、采摘制作、茶旅融合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今年以来,以建设“小而精、特而美”的“一县一业”产业集群为契机,新建高标准茶叶基地2000亩,茶园面积达4万亩,培植5000亩以上的专业乡镇4个、1000亩以上茶叶专业村5个,以福鼎大白茶、鄂茶1号等为主要品种,主打七夕美人茶、“神雾”茶“一红一绿”茶叶品牌及“仙姑玉眉”等10多个名优茶品牌,预计产量960吨,年综合产值4亿元以上。
一捏一提一放间,茶篓里已积起不少嫩芽。已经连续在神雾岭茶场采茶20余天的徐礼娇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茶树上的芽头,熟练地往上一提,捺入掌心。她采的芽头,是茶叶中采摘标准和价值最高的,5斤芽头鲜叶才能炒制1斤干茶。“我现在一天能采鲜叶2斤多,每天收入200元左右,2个月采茶期下来,能收入一万多元。”她笑着说,茶场提供食宿,来自全县各地像她一样在这里采茶的人员有300多人,她们不用投资,既能学技术,还能有收入,感觉很踏实。
“我们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茶农’的模式,引导茶企和茶农建立‘命运共同体’,形成契约式、分红式、股权式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市场主体快速发展、茶农稳定增收。”该县茶叶产业链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县已培育茶叶领军企业2家、专业合作社55家、家庭农场2家、加工企业7家、生产车间14家、小作坊19家,带动2.2万余人增收1200余元,书写了“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的奇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该县树牢“生态优势是核心优势、核心竞争力”理念,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后发优势。
阳光和煦,春风拂面,走进神雾岭茶场,一垄垄碧绿的茶园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有茶农穿梭于茶垄间,挎着小竹篓娴熟地采摘春茶;也有游客一边体验采摘春茶,一边拍照打卡留念,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日茶乡美丽画卷。
“跟朋友第一次来郧西,这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刚还学会了采茶技术,观摩了制茶过程,品尝了新茶,感觉收获满满。”来自西安的游客邓女士说。
“我们以草坪及野生自然林等自然景观为基础,主打露营、民宿、下午茶、韩式烧烤等特色旅游产品。”位于神雾片区的童话谷·天空牧场负责人门小康介绍,让废旧的房屋变身精品民宿、让优美的茶山变成童话世界,预计每年能吸纳游客60万人次,产生经济效益8000余万元。
“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共融”。该县依托神雾片区的好山、好水、好景、好茶的优质资源,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全力打造“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成安家、涧池等茶旅小镇,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赏美景、享美食、品好茶、宿茶舍,走出了一条以茶兴业、以茶富农、以茶靓村的乡村振兴之路,当地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