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保护微纪录片《洄游》今天正式“上映”!

今天是“全国保护母亲河日”

我们想用一部微纪录片

致敬我们的长江

《洄游》

今天正式上映

一个叙利亚人在湖北的旅行

会遇见什么?

他和长江

缘起何处?

点击视频

观看微纪录片正片

(点击视频右下角图标 可全屏观看)

↓↓↓

影片简介:

“如果回家的路断了,那还能回家吗?”

循着一张江豚的照片,来自叙利亚的留学生扬子一直有个执念,想要去看“大河里的精灵”,他一路追寻,来到长江宜昌段,想在观景平台等到这个未曾谋面的“朋友”。

▲油库码头变身江豚观景平台

江豚并未现身,来赴约的,是照片的拍摄者——油库员工舒近波。这个拍摄江豚的绝佳位置,前身是一个卸油码头,是舒近波和父辈曾经工作的地方。

“这里真美!”

“曾经这里码头林立,卸油船舶忙个不停,我们过年都在船上。”舒近波的思绪飘得很远。

“你们见过江豚吗?”

“有的,我小时候经常在船上看到他们,他们有时候会跃出水面,热情地冲你微笑,但是后来越来越少了。”

“听说这里可以等到他们。”

“是的,他们回来了!”

顺着输油管道,舒近波和扬子去了王家河油库。这里像是一个从未被打扰的“秘密花园”,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的果树,柚子、桃子结了一层又一层,把树压弯了腰。

▲宛如一座“秘密花园”的王家河老油库

“你看那里,那是我小时候躲阴凉的地方,大树下面,特别好乘凉,那棵树,我认识它,树上的橘子真的甜……”

这里有舒近波躁动的青春,以及无处安放的乡愁。但是现在,这里看起来空空荡荡,只有野鸭在湿地上掠起一滩滩水。

“我不想搬,真的不想搬,这里有我们那么多人的回忆,以后回家也会很远。”舒近波沉默了。夜幕降临,夜色打在两个人身上,像贾樟柯电影里的一帧空镜。

“中国有个成语叫‘壮士断腕’,但是我想问,值得吗?”扬子这样想。

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舒近波带扬子去找他心目中很有威望的人——师傅柳家祥。

“把这片水域让给中华鲟,让他们顺利进入洄水区,我们要讲感情,我们对这个城市有感情,对长江有感情,我能想通,你父亲能想通,你为什么想不通呢?”

但是让舒近波真正想通这个事,是因为他自己拍的一张照片。沿着长江岸线,他一路拍摄夜景,同样的视角、同样的构图,却和几年前灰色调的照片大不一样,灯光璀璨中,长江水面流光溢彩,舒近波被震撼了,经历疫情,经历太多的不容易,这一切,如此弥足珍贵!

“搬,一定要搬,为江豚,为中华鲟,为长江,为这座城市,也为我自己。”

▲舒近波拍摄的长江夜景

扬子来到了舒近波现在工作的地方,一个高度智能的现代化油库,从老油库“洄游”,舒近波和伙伴们很快适应了这里,也在这里找到了新的“家园”。“也许结果不那么坏,也许我们都需要一个契机,打破阻隔,或重新开始。”扬子这样想。

▲高度智能的现代化新油库

中国人说“道法自然”,但是扬子想到了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的诗,想到了“共同体”的含义。

这是一趟真正的“洄游”之旅,这里,也许就是这趟旅程的终点。

“因为疫情,我已经很久没回家了,中华鲟回家了,江豚回家了,我想我也该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