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孙英明 林茂盛报道“各位村民请注意,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上午八点带喷药无人机和油菜抗冻促长药肥到村里,请种植油菜的农户到河东湾油菜高产种植示范片参加培训会……”2月6日一大早,关防乡沙沟村委会的广播准时响了起来,这是开年来该乡第三次号召村民参加技术服务活动。
目前,关防乡2858亩油菜陆续进入现蕾抽薹期,由于去冬今春干旱少雨,元月中下旬又经历多轮寒潮降温,油菜发颗慢,部分旺长苗、弱苗发生轻微冻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陆续派出技术人员,引导村民采取管控旺苗、管护弱苗、管好壮苗和防渍、防冻、防病虫‘三管三防’技术措施。”该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孙英明介绍。
夏季插秧苗,秋季种油菜,春天变花海。关防乡充分利用冬季2858亩闲置冷水田资源,把油菜种植作为秋冬种主导产业来抓,鼓励村民利用水稻收割后的闲置稻田接茬种植优质油菜,提高土地利用率,每到三月上旬油菜开花季节,金灿灿的油菜花铺满稻田,成了穿过该乡338省道段靓丽风景线,让“冬闲田”变为“效益田”“旅游地”。
村民朱才银说起种植油菜的好处头头是道:“一亩油菜可以产菜籽400斤左右,其中菜籽油140斤,菜籽饼260斤,农户每亩至少收入1500元,还有5000斤左右油菜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节省了肥料。”
据悉,该乡地处鄂西北边陲,海拔相对较高,无霜期较低山平坝区要短,在茬口上油菜成熟期与水稻插秧期相遇。为解决这一矛盾,县农业部门经过三年布点试验,得出在油菜盛花期翻压还田,其肥力、土壤改良、杀虫灭菌效果均好于其他绿肥作物。
去年秋播油菜以来,县农业技术人员在推广高产高抗新品种、应用油菜“一促四防”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技术等方面下功夫,成功实施了“油—稻”轮作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推广项目,还投入三架喷药无人机、两架车载式机动喷雾器等新装备,巡回为农民提供免费服务,确保稻田油菜在旱情、冻害严重情况下仍能获得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