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赵永琪报道:人间烟火处,年味正浓时。春节临近,郧西县景阳乡不断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多措并举推动各项民生实事落地落实,全力奏响“新春序曲”。
敲门行动暖人心
“现在天气冷,老人家您要出门的话就多穿一点。在家记得用电用火安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随时给我们打电话。”1月15日,这样的温情一幕发生在景阳乡吴家扁村,前来户户走到的乡村两级干部耐心地向老人嘱咐道。
何奶奶子女在外务工,她长年独居,腿脚不大方便,镇村干部来到她家中,将防疫健康包与慰问品送到何奶奶手中,了解她的生活状况和身体情况,仔细叮嘱各种注意事项,提醒她寒冷要及时增添衣物,出行戴好口罩、勤洗手,做好自我防护。
连日来,景阳乡党员干部纷纷下沉村组,带着“责任”访民情,带着“态度”解难题。带着“诚意”增感情,关心关怀重点人群,对消防安全、法治教育等方面内容进行宣讲,累计走访400余户,发放健康爱心包2000份,关怀物资180件。
交通变化疾步稳
“这几年道路修建,大大便利了我们百姓的生活,去哪都不觉得远了!”新年临近,前来集镇置办年货的解家坪村老许说到,过去他从家里到集镇至少需要40分钟,现在乡村公路硬化户户通,从他家到集镇只要15分钟。
过去,从景阳各村到集镇,道路阻隔,山重路远,出行难成为难题,多年来该乡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在各个途径上努力,交通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2022年以来,集镇街道沥青铺建完成,全长36.38公里,起于关防乡土地岭,止于景阳乡兰滩口的S450土兰路改造工程竣工。土兰路的通车,从根本上解决乡村交通闭塞、通行不畅的困境,促进汉江经济带发展。下一步,该乡还对土兰路进行道路绿化美化亮化,新划标线,新建护栏等,立足乡情、民情,对乡村交通发展进行规划,以交通运输先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镇风乡貌好风景
冬日里的景阳乡,村舍错落有致,庭院整齐干净。一砖一瓦,尽显乡韵田园,无论是“远可眺青山,近可观汉水”的望江亭还是文化底蕴浓厚的汉水民俗博物馆,处处崭新面貌。街道干净了,院落整洁了,美丽庭院建设和“文明积分制”评比融入百姓生活日常。
自美好生活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以来,景阳乡以乡风文明为纽带,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基层服务体系,积极搭建平台引导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小到房前屋后环境清理,大到路灯安装、村级规划、产业发展,都离不开百姓的参与。八月以来,该乡广泛组织党员干部召开“院子会”“板凳会”,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共谋整治思路,修建路灯500盏,收集建议300余条,创建美丽庭院500户,生态宜居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黄金屋里求索忙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春节临近,随着务工人员的返乡,年味越来越浓了。在景阳乡骡马店村的农家书屋,每天都有很多前来学习、借阅书籍的百姓,他们求知若渴,从历史、文化、政治、种养植技术等书中学习各种知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一名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更应该带领村集体立足村情,发挥资源优势,开拓一条特色发展之路。”骡马店村党支部书记解友娇说道。
近期,党的二十大宣讲活动在全乡展开,该乡创新思路,积极组织引导党员群众走进农家书屋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采取集中学习、座谈交流的方式,不断提高农家书屋利用率,将农家书屋由“文化粮仓”变身“思想礼堂”,提高农家书屋综合服务效能,让农家书屋成为党员群众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新阵地”。
产业发展促振兴
“鸵鸟浑身都是宝,每年能产蛋70—80枚,周期短、繁殖强,好养活。”1月17日,在景阳乡尚坪村,鸵鸟养殖户贺茂鹏兴奋地说道。
今年35岁贺茂鹏是一名退伍老兵,2021年6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先后购入近百只鸵鸟进行养殖,开始养殖时经验不足,几次暴雨清袭后,无本而归。就在大家都认为他要放弃时,在村专业合作社的帮助下,他重振旗鼓,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专家的指导下改进饲养方式,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合作社出售鸵鸟肉几千斤,收入近10万元。
在景阳乡,向贺茂棚一样的创业青年还有很多,该乡通过“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给农户提供幼崽、传授养殖技术,带动周边农户加入养殖队伍,合作社再回收统一出售,带动更多群众走上致富路,同时通过“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使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农村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在18个村达到全覆盖,引领群众走向致富路。
乡贤返乡活水来
兔年春节前夕,景阳乡各村纷纷举办成功人士座谈会,与在外乡贤畅聊家乡变化,共谋发展规划。同时建立登门拜访、电话联系、微信联络机制,年关临近,年味儿近了,乡贤情谊更深厚了。
近年来,景阳乡以乡情为纽带,充分发挥景阳“老板之乡”优势,建立回归人才表彰奖励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政策和激励效应,成立返乡能人“一对一”服务专班,开展一站式保姆服务。积极带动返乡能人投入产业和项目建设中来,在全乡逐渐形成在外能人回报桑梓、反哺家乡的风尚。
在诸多乡贤的努力下,如今,全乡已形成了“一村一老板、一村一产业”发展格局,基础设施建设日益改善,乡村变化日新月异。香菇、木本油料、线椒、五味子、金银花、苍术、连翘、白芨、生态渔业、马头山羊等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中国油桐之乡”产品加工研发中心、兰滩口村民宿项目建造如火如荼,美好景阳建设蓝图日益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