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祥发:盘活山场做大林药产业 扎根嵩山当时代新农人

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全县各地涌现了一批新型农村市场主体,带动众乡邻发展特色产业,走上脱贫增收之路,景阳乡干沟口村返乡创业马祥发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他发挥干沟口村嵩山山场资源优势,扭转山场,大力发展林果、中药材产业,盘活山场带动当地农户共同参与林特产业开发,将昔日荒芜凋零的嵩山,打造为果木成荫、药材满山的绿色聚宝盆。

这是今年5月初,记者在景阳乡干沟口村海拔1500米的嵩山上拍摄的一组视频:山腰间的挂坡地里,强发林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祥发,正抓住春夏交替的节令,雇请的十几名民工,在苍术基地里,挥镐扬铲,补植补种苍术。

马祥发告诉记者说,这片山场是嵩山脚下干沟口村群众的林地,过去居住在嵩山上的群众,逐步搬入山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是他瞅准山上广袤的山场,从群众手中流转过来,发展林特和中药材的,当地群众流转林地,又在合作社干活,在家门口务工就业,实现增收脱贫。

【景阳乡干沟口村村民王国香 : 流转12亩土地到祥发合作社 一年也没出去(打工) 都在祥发合作社打工 年收入1.5万块钱 父母也照顾了 家庭也照顾了】

50出头的马祥发是干沟口村人,年轻时常年云南、广西从事皮纸生意。2011年马祥发回到家乡,注册成立强发林特专业合作社,流转农户土地和林地,租赁集体山场共计3000余亩,带领农户规模化种植药材,发展林特经济,盘活了嵩山山场资源。

【景阳乡椒园村村民 陈敦华: 我是祥发合作社带班的,(常年)组织椒园村和干沟口村20多个劳力 在山上种药材 每个人每年工资 每人达1万多块钱 】

这几年,在景阳乡党委的大力扶持下,马祥发修通了通往嵩山山顶的水泥路面,极大地方便了生产资料的运输,马祥发的中药材基地和林特基地突破两千亩大关。

【郧西县祥发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马祥发:我们祥发专业合作社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 目前发展林果和中药材产业 现在中药材产业已发展到1500多亩 主要有苍术 连翘 五味子 发展柿子100亩 核桃管护750亩】

眼下,马祥发的头茬苍术、连翘已陆续进入丰产期,到秋季可陆续起挖拜变现,山场资源转化为经济财富,辛勤的付出终将得到回报。

【郧西县祥发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马祥发:三年生的苍术现在逐步见效  去年起挖 去年已经起挖干苍术6吨多 每吨6万多块钱 年收入30多万 连翘去年受到倒春寒 去年没有收入 但今年收入有5吨左右 】

马祥发向记者介绍说,嵩山独特的立地条件,适合规模化种植道地中药材,目前已播种的头茬苍术、连翘、白芨、五味子等中药材品种,秋季将大规模上市,按照目前中药材市场最新行情,除去流转租赁、种子成本、劳务雇工费用外,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十分可观。

马祥发对做大做强自己核心林特、中药材板块信心十足,表示将为有识之士回乡创业做好引领示范,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忠实践行者。

【郧西县祥发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马祥发: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项目的推进 郧西县把中药材发展 作为重点扶持项目 我们作为市场主体 对(扶持)政策感到信心十足 以后我们把嵩山山场周围(林地)盘活 带动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发家致富】

全媒体记者  汪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