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陈浪报道:近年来,关防乡把打造美丽乡村作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以建设“秀美关防”为载体、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为目标,突出垃圾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改善和乡风文明建设为重点,整合资源、重点突破、有序推进,逐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理、全面覆盖。
坚持人民至上 破解人居环境治理的痛点盲点难点问题
“几年前,刚搬迁入住那段时间,许多群众习惯了山上独户居住随意的生活,田地里使用的农具、杂物、生活用品等乱堆乱放在安置房的楼梯间和过道里,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脏乱差的问题成了新的社会治理难题”周家坪村干部说。
过去,关防乡像周家坪村安置点这样的问题在关防乡辖区其他村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关防乡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根本遵循,按照“垃圾不落地、家乡变美丽”的要求,成立安置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组,通过排查建立问题台账,不断强化工作举措,对照工作中的痛点、难点、盲点问题逐一销号。一是选优配强“楼栋长”,解决安置点管理难点问题。为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邻里纠纷频发、安全隐患凸显、居住环境脏乱、陈规陋习乱象等问题,我乡积极探索,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推行“楼栋长”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功能,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管理,拓宽联系群众渠道,加强平安建设、文明楼栋建设,确保贫困群众“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较好的破解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管理难题,目前关防乡各扶贫搬迁安置区呈现出管理有序、环境整洁、治安良好、文明祥和的新气象。二是发挥“火眼金睛”作用,破解整治盲点问题。实施安置点扫干净、码整齐、擦亮灶台喜迎客,清理辖区背街小巷、楼群院落散乱生活垃圾,整治河流水域环境等“清洁家园”系列行动,掀起城乡人居环境清洁行动的工作高潮,有效破解“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的问题,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三是健全环保基础设施,破解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的痛点问题。关防乡根据各地人口规模、实际垃圾产出量,批量采购不同类型大小垃圾桶600余个、垃圾箱200余个,分发到村、组、居民小区院落;建设垃圾中转站一座、30万立方米容量垃圾填埋场一个、垃圾分类堆肥房一处,有效解决农村生活垃圾积存和转化利用问题。
“现在,我们通过不断建立健全村域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制度和长效管理机制,结合乡风文明宣传效应,开展“四美农家”“十星级文明户”“平安幸福人家”等乡风文明评比活动,切实增强了居民爱护环境卫生的主观意识,逐渐形成了‘人人关心环境,家家参与整治’的良好氛围,‘国家卫生乡镇’殊荣实至名归。”关防乡政府干部深有感触地说。
创新工作思路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跟以前比,现在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村里的巷子都铺了石板路,现在我们接受了垃圾分类培训,每家都发了分类垃圾桶,每天有人上门收集垃圾,再也不用担心垃圾无法处理造成污染的问题了,就连晚上的路灯都亮灿灿的,没事儿的时候也可以约邻居拉拉家常、跳跳广场舞,或者是在傍晚三五成群地到河边步道散散步,心情也舒畅了,身体也锻炼了。”关防乡沙沟村村民满意的说道。
幸福农家
环境整治换新颜,齐心共筑生态宜居幸福村。关防乡沙沟村借助打造“农耕文旅·田园沙沟”契机,强化基层党建工作,打造优势“代言人”,按照“一统筹、二整治、三提升、四改造”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决策,对上级给予支持实施的“危房改造、厕所革命、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进行有机整合,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和农户庭院环境靓化。注重搞好乡村旅游开发,挖掘本地文化潜力,将具有古代边关特色的风景、民宿和现代乡村民俗、习气相融合,实现了村容村貌提档升级,全域旅游逐步形成。
别具一格的乡村旅游厕所
垃圾治理有方法,人居环境提质量。关防乡按照“合理布局、方便群众、便于运转、生态环保”的原则,创新工作举措,积极探索符合乡情村况的生活垃圾清运和存量垃圾治理思路:一是建设“户集、村收、乡处理”的垃圾处理转运体系,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中转常态化、规范化管理;二是建立属地管理责任机制,按照乡政府统一分配垃圾转运车,各村自主管理,加强宣传引导,合理分置农村生活垃圾,全面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引入第三方进行垃圾分类试点,配套建设垃圾分类堆肥房,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宣传栏
“如今,我们依托打造“农耕文旅·田园沙沟”总规划,实地构造了“生态河堤、仙河水体、绿色农业、特色民宿、藕渔共生、边关城墙”等特色项目,并积极引进了网红摆桥、摇篮、秋千等具有现代气息的娱乐设施,借助各级宣传的东风,我们村还在去年承办了“七夕文化”、农民丰收节、乡村年会集市等活动,老百姓的腰包是越来越鼓了,我们现在算是真正享受到了生态所带来的红利。”沙沟村村干部激动地说。
干净整洁的红柿巷
全域整治人居美,美丽城乡入画来。时下,走进秀美关防,干净整洁的公路巷道、花园式休闲广场、鱼翔浅底的河道、窗明几净的院落、清新别致的庭园竹篱、摆放整齐的柴草农具、整齐的环保垃圾桶、定向流动的垃圾投放点、院落巷道里熙熙攘攘的游客,天蓝、地绿、水清、村美、人往……鄂西北边关的乡野大地正绘就一幅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风光旖旎的田园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