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郎乡:“红薯粉条”促农增收

通讯员陈迪隆报道:冬日的六郎乡,万籁俱寂。龙泉村的山溪泉水沿着山势奔流而下,古老的槐树缄默不语,不远处的丁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却是一派忙碌。

洁白如雪的红薯粉经过机械搅拌加工后成为纯正的红薯粉条,工人们忙着将出产的粉条逐一排布在晾晒架上,自然脱水晾干。厂房车间里,机械轰鸣不休,晾晒场地上,灰褐色的红薯粉条迎着冬日逐渐成型,不日扎捆包装后将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

大疫之年,六郎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筑牢疫情安全防线的前提下,多措并举克服疫情保增收。在年初具备复工复产条件后,科学规划,多方协调,支持成功人士熊丁龙在龙泉村二组建起了400平米厂房,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红薯粉条加工。

合作社以35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了百余亩好田好地,引进山东产量高、品质好、粉质多的良种红薯,雇用当地农户参与种植。由于品种好、管护得当,红薯亩产达到4500斤,为红薯粉条的品质和产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今年已经出产红薯粉条10000余斤,由于生产全程可追溯、天然无添加,市场认可度很高,以15元一斤的价格销售,很快就被抢购一空。”丁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熊丁龙介绍到。

据悉,投产至今,丁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已带动当地40余户群众年均增收7000余元,提供了5个稳定就业岗位,月薪达到3500元。下一步,合作社将结合乡村振兴,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开发红薯干等产品,利用红薯渣、红薯藤发展养殖业,确保发展高效循环可持续,织起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