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成就巡礼: 开发清洁能源 走绿色崛起之路

冬日的汉江,寒风袭人,浓雾弥漫。耸立在汉江上游的夹河关水电站,掩映在氤氲雾霭中,若隐若现,蔚为壮观。

电站发电机组,机声隆隆,暖意融融,工作人员值守工作一线,安全生产,科学调度。随行的工程技术人员介绍,四台机组相继在今年4月、6月、8月、11月顺利投产发电。从11月13日起,4台机组全部发电,已发电1.53亿度,送入华中电网,进入商业运行,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完成。

汉江夹河关电站下游、汉江干流综合规划中的第8个梯级电站——孤山航电枢纽同样传来喜讯:今年7月20日顺利实现首台机组并网发电。目前,孤山航电枢纽工程2号、3号、4号机组机电安装工作,正按计划有序推进,预计2021年底上半年4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

“十三五”期间,郧西县水电开发突飞猛进。先后建设了汉江夹河关电站、孤山航电枢纽和水石门电站。汉江夹河关电站和孤山航电枢纽各装机18万千瓦,两座电站全部投产后,预计年均发电量11亿千瓦时以上,年可实现收入5亿元、税收6500万元以上。

“十三五”期间,郧西县光伏产业更是熠熠生辉。站在群山高处眺望,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整齐地铺设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短短的五年里,全县共建成光伏电站99座,总装机21.88万千瓦。光伏发电不仅为郧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添强劲引擎,也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又一途径。河夹镇来家河光伏发电站,属全省规模最大的多村联建光伏扶贫电站,年发电量1.3亿度,实现电费收入达1亿元,纳税2000多万元。总经理邹新堰介绍,今年发电量达8000万度, 收入近6000万元,实现税收780余万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郧西县变“绿”为宝、点“绿”成金,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在保护好生态环境中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紧紧围绕水电、光伏、风力、生物质能等能源开发,按照“有序发展风电、重点实施光电、大力开发水电”的总体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呈现保护与发展并重,生态与经济共赢的绿色发展态势。截止目前,全县清洁能源总装机约71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达49.3万千瓦,已建成陡岭子、孙家滩等大小电站26座,装机总容量13.25万千瓦,年发电量3.58亿千瓦时。汉江夹河关电站和孤山水电站各装机18万千瓦,每座电站年均发电量5.5亿千瓦时以上,年可实现收入2亿元、税收3200万元。天河流域梯级开发水电站总装机3.02万千瓦,年可发电0.8亿千瓦时,年可实现收入4000万元,税收600万元。全县光伏发电扎实推进,多村联建光伏扶贫项目共装机容量13.04万千瓦,2019年前全部并网发电,带动286个行政村14474户贫困户40614人增收。风电项目建设正在推进中,马安白家山、六郎关和景阳嵩山、湖北大梁、河夹黑山等地风电场已分别完成了测风工作,计划总装机规模40万千瓦以上。生物质利用有序推进。年产沼气54.75万立方米,年发电量82.14万度。当前,我县正全力打造清洁能源大县,光伏装机总容量居全市第一,在建水电项目总装机居全市前列,已稳步迈入全省万千瓦清洁能源大县第一方阵。

十四五期间,郧西县将继续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统筹推进水电保护性开发,加快推进风电资源开发,适度有序发展太阳能,因地制宜利用生物质能,推动储能技术示范应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以能源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由传统山区向绿色山水园林县城转变,为全县“十四五”及长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全媒体记者  汪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