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探索建立党建引领垃圾分类新机制,推广“二次四分垃圾分类法”,通过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改变了过去“苍蝇与蜜蜂齐飞,花香伴腐臭入鼻”的尴尬局面。
支部撑舵,让思路明起来
今年7月,下营村党支部接到游客反馈,村内的环境卫生问题影响了整体的游玩感官。村党支部经过讨论和党员群众大会商议,准备实行垃圾分类制。
一方面,下营村党支部召开党员会和小组会,向村民专题讲解垃圾分类的具体做法,先后召开专题会7次,发放垃圾分类投放指导宣传单2000余份。另一方面,村“两委”干部随垃圾分类专业团队,为每户发放绿色和灰色两个垃圾箱,一户户对农户的垃圾分类进行指导,共发放垃圾箱260个,为农户提供指导200余次。下营村还建立了阳光堆肥点,根据“二次四分垃圾分类法”,将可回收堆肥的垃圾集中回收,由村上统一管理,根据各户需求,再分发到农户,用于土地施肥,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自下营村实施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村内的垃圾分类正确率已经达到80%以上,垃圾减量达50%,可回收物回收率在80%以上。
党员护航,让制度运行起来
“最开始大家都图方便,不太乐意进行垃圾分类。”党员黄胜荣深有感触,“这就是党员们发挥带头作用的时候了。”
为让垃圾分类协调有序推进,下营村党支部以党员户为中心建立网格点,实行“片区管理责任制”,对垃圾分类实行网格化管理。每名党员在自己带头做好垃圾分类的同时,指导、监督好所联系农户的垃圾分类工作,力争做到责任具体化,目标明确化,管理精细化。
“大爷,桃子核等果核、应该放在这个绿色的桶里面,我来帮您装好。”“大妈,您坐着,我帮您拿到门外的垃圾桶里。”……针对部分老年人和残疾人年龄大、行动不便等问题,党员们多次上门,主动提供服务,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帮助。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党员的带动下,村民自发成立了垃圾分类志愿小分队,以蒋振涛为代表的年轻人主动请缨,帮着村委会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协助环卫工人开展垃圾回收等工作,大大缓解了村“两委”工作压力。
群众参与,让村庄美起来
众人拾柴火焰高,下营村党支部深刻认识到,垃圾分类是一场与村民息息相关的变革,涉及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更多群众主动参与进来。
为此,村党支部建立了相应的考核机制,为每个垃圾桶进行编号,依据每户的分类情况和配合度进行打分,每个月汇总后,通过“红黑榜”张榜公示,在群众大会上对表现优秀的公开表彰,并作为年度评选“十星文明户”的重要指标,同时对分类不规范的加强宣传和教育,由表现优秀的进行帮扶指导。
村民李朝国是“红榜”里的常客,除了自己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外,他还经常主动在村内巡逻,带头清扫公共区域卫生和环境。“大家都想上表彰名单,就看谁做得更好,逐步形成了良好卫生习惯。”李朝国说。
垃圾分类虽是小事,支部引领、发挥群众自治优势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提高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让群众在不断参与增强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湖北日报通讯员 罗丹 徐君辅)
http://news.hubeidaily.net/web/1549/202011/24/789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