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弯弯 弯出了山里人的美和甜

秋高气爽,天空湛蓝,大地五彩缤纷,硕果累累。在关防乡二天门村大座山的山脊上一群人围在新修的水泥路上,村民王伦文用力地踩着脚下的水泥路无限感慨说:“没想到通往大座山重修了,真好!”



王伦文的话不是他个人的感慨,而是整个生活在大座山村民的心声。大座山五组到村房全长3.9公里山路,修建于上个世纪之初,因长年缺乏有效管护维修,加之受水毁及地质灾害影响,导致原本较窄的机耕道水泥路面破损严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给人们出行和车辆行驶带十分不便。近日再度加宽修复硬化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这不仅是一条扶贫路,且是一条致富路,更是一条通往幸福之路。

走出大山处深的土路

二天门村大座山与一天门村松树沟三关、蔡家场二组交界,海拔1000多米,120多户,450多人分散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各个自然村落,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120余人。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二天门村在逐步摆脱贫困、发展产业致富的同时,通往大山之外、年久失修的山路成为制约村子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与卡口。出山办事基本靠走,农特产品靠背,守着青山沃土受穷,当地群众迫切希望复修这条出山之路。



“7月29日傍晚,施工单位告诉我,大座山路复修完工了。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给群众承诺的事总算是兑现了”。提起这条路时,村书记贾佑全这样描述当时的心情。如此关心这条路,是因为他的记忆里有太多关于这条路的故事。

大座山享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更是土地肥沃,光照充沛,物产丰富,有粮仓、肉库、酒缸之称,就是这样的好地方,种出再好的农特产品也运不出去,进不了市场,只能是自足自食,守着金盆子望着不通的“路”发愁。“路”成了大座山人的心腹之患。受路的困扰,人们只能望着泥泞羊肠小道而叹,期盼着修通一条通往山下的路。穷则思变,上世纪90年代初,大座山在村两委的带领下组织起来,向大山要路,向悬崖宣战,用“愚公”精神开山修路,没有机械用锄头挖,没有炸药用钢钎撬,没有资金大家助,苦战了两冬三春,硬是把大座山——二天门街这段弯延奇曲的悬崖峭壁,凿弄出了一条——4米宽的“土路”。

修建安全快通的水泥路

路通了,跋山涉水、肩挑背驮苦日子终于成为历史。人们燃烧起了致富的希望,发展生产的积极性高了,发展的思维模式也多元化了。然而,带给人们的喜悦是短暂的,由于条件限制,村民修的这条土路,山高坡陡弯急,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出行难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群众致富难的现实问题依然牵动着干部的心。

2014年,通村水泥路建设终于在大座山实现了。建设过程中当地干部充分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价值,严把质量标准,紧扣强度、宽度、厚度“三度”和沟涵、路肩、错车台、安防等配套设施建设,泥泞成大道,天堑变通途。如彩虹当练,巨龙腾飞,婉延伸向大座山之颠。大座山与外界有了对接的硬件——水泥公路。

2018年,大座山片区村民依托脱贫攻坚惠民政策,抢抓发展时机,户户实现了水泥路到家门口的梦想,告别了行路难的艰难历程。如今的二天门村,一条条通组达户水泥路如珍珠镶嵌,把清清仙河水、巍然二道岩、壮观大座山、原生态黄家沟自然的串一起,即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成了人们脱贫致富的希望,村民出入大山方便了许多,村子也悄然发生改变。



受自然灾害影响,加之经过多年的使用,原来铺就的水泥路出现严重破损,路面断板、山体滑坡、坑坑洼洼,沟涵配套设施缺失,车辆行驶不安全,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发展潜能、致富希望、出行受阻,路再次成了大座山人的心病。

今春,驻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积极向上级申报破损路复修计划,县乡有关领导多次到村里查看路情路况,并向县主管部门争取复修工程项目建设。



复修加宽新路需要占用田地、树木、青苗,为早日把路修好,乡村干部与扶贫工作队遍访农户,征求意见,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一句话,只要是修路,该占用的尽管占用,不要一分钱的补偿。经过工程招标、公示等环节,7月的盛夏,施工单位进场按照规定的技术、质量标准要求,加班加点施工,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了水泥路复修硬化任务。

通往幸福之门的扶贫路

路在蜿蜒伸展,大座山人的幸福就在前方。“我们这片农户以发展烤烟为主,今年面积达300多亩,正赶上烧烤时节,路修好了,省去了好多周转环节,打烟、运送方便了许多。”烤烟大户刘曾全告诉我们。有二十多年烤烟经验的烟农欧为祥,尝得了烤烟产业致富的甜头,多年前就有扩大规模的想法,因为道路不畅通烤烟面积一直在20多亩左右徘徊,今年听说大座山要重新复修,及时与周边农户协商,流转土地60余亩,新建四连体烤烟一个,烤烟面积达到80多亩,收入可达30多万元,带动贫困户22户务工。“路好了,进山游玩的人就多了,山里产的核桃、甘蔗酒、铁扫帚、土鸡蛋等农特产品就有了销路。”徐正美从心里发出感慨。



二天门村是个红色根据地,徐海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播下革命火种,留下了光辉足迹。2019年二天门村申报省级红色旅游村,村两委决定依托红二十五军传承下来的红色历史底蕴,打造红色旅游;依托二高山土地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建立烤烟生产专业区,实行大户带动,联户经营、片区发展等方式,发展规模种植烤烟10户(其中50亩以上大户5户),面积300余亩,带动60多户贫困户土地流转,户平增收5000多元。贫困户丁盛贵,2019年种植铁扫帚5亩,收入增加11000多元,是种粮食的两倍。在他的带动下,今年有30户多贫困户也种上了铁扫帚,面积达到120亩,今年户平增收5000元以上。

“成立农特产品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户大面积种植甘庶,建立扶贫加工车间,把新技术与土法秘制有机结合,深加工酿制包装口感纯正的二天门甘庶酒,推向社会走向市场。”村支书贾佑全满怀信心的谋划着未来发展。

二天门干群把“路”当成通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精心管护、细心保养,通过路的提档升级,产生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链锁反应,实现农户增收。



如今的大座山,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全面提档升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土地综合治理200多亩,把荒山秃岭改造成了基本梯田;新建水窖3个,户户吃上了自来水;农户电网升级改造,新增加200千伏安变压器2台,烤烟产业发展有了电力保障;结合新农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98%以上的农户都住进了楼房。2019年,全村贫困人口175户620人全部脱贫。

在二天门村党员和群众综合服务中心门前,通往大座山的水泥路向前方伸延,载满了村民的幸福希望……

通讯员  石立华 余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