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正是凭着这份对故土的热爱,关防铺村乡亲扶贫协会在会长王致亮的带领下,捐资建校、修路、架桥,为家乡脱贫攻坚谱写了一曲奉献之歌!
位居集镇的关防铺村,贫困发生率41.2%。家乡的贫困深深牵动着外出创业成功人士的心。卓越集团青海分公司总经理王致亮回家探亲,看到家乡与外面城市的差异,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2015年10月14日,王致亮等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回乡成立了“关防乡关防铺村乡亲扶贫协会”。协会推选王致亮为会长,五十多位成功人士踊跃加入,为家乡建设出智出力,按下帮扶“快进键”,用点点滴滴的力量改变着家乡的面貌。
扶贫必扶智,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王致亮对家乡教育事业一直格外关注,因为他深知乡村教育的发展关系着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命运。关防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因校舍迁址,资金匮乏,教职工周转房无法开工,80多名教职工挤在学生公寓,直接影响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2016年4月,王致亮了解到这一情况,毫不犹豫捐资370余万元,新建教师周转房80套,并于今年4月交付使用。建房过程中,他为该村不能外出的贫困户提供近30多个就业岗位,人平增收5000余元,当年实现脱贫。为了鼓励优秀教师扎根关防,2016年,王致亮还拿出20万元奖励九年级任课教师,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姜礼成获得了最高15000元的奖励。今年4月28日,协会成立了“关防乡九年一贯制教育扶贫基金会”,近70余名创业成功人士成为会员,现场踊跃捐资261.84万元。基金会计划每年拿出20万元,奖励九年级优秀任课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学生,大力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发展。
外出务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2016年1月,协会建立了会员企业用工信息库和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意向信息库,通过对接,优先保障本村、本乡人员就业。会员们还承诺:因人设岗,对劳动力不强的贫困对象,照顾在劳动强度较小的岗位,适度提高工资标准。协会将该村7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安置到新开工的青海省西宁市建设工地上,并进行了架子工、木工、钢筋工、混泥土工等工种技能培训,承诺他们最少月薪5000元,当年脱贫致富。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协会会员的善举。关防铺村三组通组机耕路年久失修,无法通行;老屋场公路大桥不堪重负需要维护……王致亮与其他会员联系后,共投资100万元,硬化公路1.5公里,维修大桥1座,解决了近300余人行路难的问题。
哪里有呼唤,哪里就有协会会员的身影。王致亮、郝丰贵等协会会员特别关心社会福利事业。近两年来,累计捐款20余万元,慰问孤寡老人,支持家乡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关防乡关防铺村乡亲扶贫协会自成立以来,捐款近800万元,解决问题20多件。桩桩件件的实事,带来一系列“蝴蝶”效应:村民勤劳致富、助人为乐蔚然成风,村庄更加合谐。王致亮认为,生命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成为他人所瞩目的成功者,关键在于成功后对社会的奉献和赠予。正是有了许多如王致亮一样赤子的无私奉献和大爱情怀,汇聚了我县脱贫攻坚战里最鼓舞人心的力量,才为深陷贫困的山区百姓点燃希望的“火炬”!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