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正是盛夏时节。在郧西县河夹镇田间地头,到处可见村民收割晾晒艾叶,晒干后的一捆捆艾叶直接销售到河夹镇天河艾叶扶贫车间。
“今年全镇发展艾叶产业达2500余亩,现在正是收割销售旺季,每天可收购艾叶30吨,预计全年可带动农户增收150万元”天河大艾扶贫车间负责人胡克琼满怀信心地说。
近年来,河夹镇立足全镇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千方百计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脱贫。
“党员+公司+农户”模式。胡克琼原为河夹镇青山村党支部书记,为了寻求村民致富道路,外出闯荡多年,成为远近闻名的成功人士。致富不忘桑梓情,胡克琼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于2018年投资600余万元在河夹镇创办了艾叶扶贫车间,带动全镇贫困户537户发展艾叶产业,户均有效增收2500元以上,成为当地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产业。目前,该公司已开发出艾绒床垫、艾绒枕头、艾茶等多个系列产品,产品畅销北京、武汉、广州等大城市。
河夹镇艾叶种植基地
艾叶产品
“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河夹镇来家河村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一方面强化疫情管控,另一方面有序恢复农业生产,通过村党组织领办茶叶合作社,发展茶叶产业500亩,直接为农户带来流转土地收入的同时,合作社每年可为当地贫困户提供40余个务工岗位,人均每年可增收6000元以上。
合作社组织农户采茶
“党组织+电商+家庭车间”模式。在河夹镇东寺村电商扶贫门市部,贫困户钱海燕正在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销售自家生产加工的野生葛根粉。2020年3月,钱海燕在村党支部的支持引导下,利用本地优质的野生葛根资源,对野生葛根进行了生产加工包装,开设了电商扶贫门市部,产品销售到广东、陕西等地,预计年收入可达10多万元。像钱海燕这样利用电商平台销售本地红薯粉条、蜂蜜、土鸡蛋等农特产品的家庭车间多达120余家,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生产加工包装野生葛根粉
“近年来,通过党员带动、党组织引领,全镇因地制宜发展了特色种植、电商、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户户有增收项目的发展局面,破解群众增收难题,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河夹镇党委书记余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