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铺就扶贫路 ——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驻六郎乡岩屋河村工作队扶贫工作纪实

郧西在线讯  通讯员付书杰报道:仲夏时节的六郎乡岩屋河村,花椒基地茎直苗壮,艾蒿基地绿波滚滚,在鳞次栉比蚕房内,蚕宝宝竞相吃着桑叶沙沙作响。山间地头呈现出万物并秀、一派繁忙景象。这是入户扶贫的几位同志再次来到岩屋河村所看到的。

岩屋河村是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扶贫包联村,该村位于六郎乡的东部,版图面积1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07亩、山场面积9028亩,林地8837亩,水田142亩,形容其九山一水一分田并不为过。全村共10个村民小组448户1739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57户897人,2018年年底实现整村出列。

2014年党中央发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号令,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积极响应,第一时间组建驻村工作队“钉”在岩屋河村,六年来保持驻村人员不变、队伍不散。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同心同德、同向发力,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大力实施“双包双建双带双促”帮扶工程,现如今岩屋河村已经迈过贫困门槛,步入了幸福小康的大道。

党建引领,让党旗在扶贫战场高高飘扬

村支部是传达、落实党的政策方针的重要堡垒。为切实做好做实驻村帮扶工作,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邓和智,队员王绍国、徐文书主动将党组织关系转隶到村支部,下决心俯下身、扎下根,与村民一起同吃同住同拔穷根。

建强支部,增强脱贫信心。驻村工作队协助村两委顺利完成换届选举,选强配齐两委班子,新发展党员1名,积极分子2名,培养后备干部 2名,改建党员群众服务大厅1个,扩建培训室200 平方米 。几年来,驻村工作队坚持参加村支部“两学一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主动参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读书班。工作队长邓和智带头学习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及讲话精神,带头讲党课,把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精神和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带给村两委班子、党员和群众,让基层树起了脱贫奔小康的信心。

健全制度,发挥先锋作用。驻村工作队协助村两委制定《重大事项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对“三重一大”事项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对扶贫资金使用一律先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敞开门”的办事方式及“最多跑一次”的服务方式,凝聚了支部合力,赢得了群众的信任。驻村工作队常年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备耕生产,先后上百次深入项目现场推动“九有”建设,并带头为贫困户制定年度生产发展规划,收集解决困难和难题。在工作队的影响下,畜牧系统干部职工认真落实“三联三促”“五送五到”等措施,架起了干群“连心桥”、开拓了“致富路”。

用情用心用力的驻村帮扶得到了县、乡扶贫指挥部的认可,在近几年全县驻村工作考核中,驻村工作队排名靠前,其中在2019度考核中名列全县110支工作队第14名。

改善设施,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时光回溯,往事历历在目。2014年的岩屋河村,映入眼帘的是土墙破瓦,道路坑洼不平,看病要走几十里。。。。。。住房、出行、看病、饮水等难题牵动着驻村工作队的心。

为了村出列、户脱贫,驻村工作队一次次走遍岩屋河村沟沟岔岔、访遍千家万户,摸清了“家底”,也明确努力的方向。

抓整改刻不容缓。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研究制定整改清单,实行重点项目包保责任制,明确包联内容、推进举措、完成时限,所有项目齐头并进。

安全住房稳人心。在重点项目攻坚清单中,邓和智负责集中安置“交钥匙”工程,他总是破晓出发,天黑归队,他不断的转换着角色,化身“情报员”“监督员”“调解员”,一边向乡党委政府汇报争取项目,一边向县中心报告项目建设进度,一边要监督项目施工质量,一边要化解施工难题,经过2年努力,先后在石垭子、碾子坪、武家庄建设安置点3个,解决120户336人住房问题,同时完成95户危房改造。工作队先后争取资金20余万元,为安置点安装新型太阳能板路灯50余盏,不仅点亮了夜间出行路,更让百姓住的舒心、安心。

基础建设是保障。先后争取投资150万元,硬化通村水泥路7.3公里,硬化破损路面11公里,建设通村公路安保工程21公里,村民出行不再是问题。建设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村级幼儿园300 平方米,建成了孩子的成长乐园,家长的安心地。建有标准化村级卫生室1个100平方米,固定村医1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57户897人,贫困人口医保参保率达100%,医疗有保障。投资150万元建设安全饮水取水点(水厂、水窖)7个,铺设输水管道23000米,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新建变压器3个,实现户户通电。新建移动基站2座、农网改造及广电网络到组到户,消除通信盲区。

现如今走进岩屋河村,一排排白墙黛瓦的安置房,整齐有序,硬化的通村道路盘踞山间,安全饮水汩汩而来,伴随着居民欢笑声的是获得感、幸福感的不断提升。

发展产业,引入经济收入的源头活水

发展产业是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重要举措。岩屋河村土地贫瘠,又怕干旱又怕雨。如何把现有资源转化成经济优势?如何巩固脱贫成果?这是工作队反复思考的问题。

群众定产业。经过召开党员大会、小组院场会、群众代表会反复讨论,决定巩固壮大桑蚕养殖、牛羊养殖。开发花椒林下套药材、桑树旁边种艾蒿、田头种菌、坡地种葡萄,实行特色产业长短并举,确保季季有事做、茬茬有收入。

为了确保贫困户掌握种植、养殖技术,驻村工作队制定实用技术培训计划,邀请县林业局种植专家、本单位畜牧技术骨干召开为期三天培训班。十组贫困户余荣龙妻子身患重病,为了治病花光家里的积蓄。在工作队和包户干部的帮扶下重整信心,面对病魔不气馁,主动在家发展产业,利用资源养殖土蜜蜂两箱,栽种花椒6亩,得知举办花椒种植技术培训班,主动学习剪枝技术,她说,科学种植才能保证收入。

能人带产业。在乡党委支持下,成功引进飞红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葡萄种植基地200亩,常年提供就业岗位5个。七组贫困户谈会宝仅2018年流转土地8.8亩给合作社种植葡萄,流转费2640元,在合作社打工收入8000元,年收入破万元。九组朱自龙在山东临沂建设木板厂,每年为家乡乡亲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户增收3万元。村委会成立悦畅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干部+集体+农户+合作社+基地+作坊+市场”模式,增强产业发展抗风险能力,建立建强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建成60兆光伏发电站1座,集体经济年增收5万元。

政策促产业。发展居家作坊是小农经济新业态,工作队组织产业骨干外出学习铁扫帚加工、香菌种植,学成回村发挥传帮带效应,如今全村利用资源搞手工加工的家庭作坊有50余户,涉及手工编织、酿酒、榨油等,有6户贫困户建设香菇大棚18个种菌3万余棒。一组的王应祥通过扶贫政策支持,连续几年养鸡50只以上,猪2头,牛2头,发展种植10亩,年收入超5万元,现如今新盖了两层楼房。

贫困户张贤奎、谈际喜往年靠外出务工增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他们决定在家发展产业。在听说土鸡养殖是县重点支持项目后,积极与工作队对接,各自领取孵化机一台准备开展土鸡孵化,但又苦于没有技术、怕有风险。徐文书听说后,主动指导他们开展土鸡孵化、脱温管理、疾病防控。在他的指导下,张贤奎、谈际喜熟练掌握孵化机的使用,成功孵化土鸡800余只,第二批鸡蛋正在孵化中,仅此一项预计年收入达2万元。

如今岩屋河村立体产业方兴未艾,全村共发展花椒1050亩、葡萄200亩、桑园500亩、铁扫帚100亩、艾蒿100亩、黄姜100亩、芍药200亩、柴胡等100亩、甜高粱100亩,累计2450亩,生猪养殖户150户、养牛10户、养鸡150户、养羊15户 ,养殖量逐年增加,基本实现了户户有产业,收入有保障。

德润无声,让文明之花开遍乡间山野

精神文明建设是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硬要求。驻村工作队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内功”来修,结合“春季攻势”“百日攻坚”等活动召开院场会,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不断提升居民文明新风意识。结合“12.4”宪法日、“七五”普法等宣传讲解党纪国法知识,推进“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推动平安乡村建设,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同时工作队定期开展矛盾、隐患排查,对鳏寡老人、弱势群体实行“敲门行动”,应用推广“枫桥经验”,对有信访意向的群众第一时间进行耐心细致的讲理、讲情、讲法。

工作队提出以“山水林田路、畜禽场圈房”为中心美化建设,大力实施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清洁家园等措施,先后种植桂花树、红叶石楠200余颗,建设卫生厕所2处、购置垃圾车1辆、建垃圾池2个、垃圾桶若干,筹措资金70万元建设村级文化广场800平方米,定期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文化宣传、健康体检。以设施建设促使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群众思想境界得到升华,邻里文明和谐气氛逐渐形成,连续几年,岩屋河村被乡党委授予综合治理先进村。

携手战“疫”,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不误

2020年1月,疫情告急。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等不起更慢不得。2月6日,驻村工作队就地转换为疫情防控工作队,三名驻村队员迅速从城区疫情防控战场转移到扶贫村,与村两委班子集结抗“疫”。

为做到疫情防控重点突出、稳而不乱,邓和智与村书记谈际武商量后,将人员分为三组,一组负责入户排查,一组负责流动宣传,另一组开展道路封锁。448户1739人户户排查到,武汉返乡50户70人一天三次测体温,人口集中区域两天一消毒。经过防控宣传,百姓居家不出,唯有战“疫”工作队不知疲倦的奔赴在入户送物资、测体温的路上。

心中装满百姓,却唯独忘了自己。抗疫期间,邓和智放弃了天伦之乐奋战在“疫”线,在寒风中来回巡逻王绍国,守住了百姓的健康,却让他本就未康复眼睛越发的肿胀、疼痛。工作队员徐文书坚守卡口,上演了一次次“铁包公”,挡住了人员、车辆的流动,他患有糖尿病,每天需定时肌注胰岛素,奔赴一线时带了3支胰岛素,眼看月过半,防控形势未缓。为此他一面请乡党委帮助协助车辆,一面请单位同事开证明帮忙购药,拿到药后又及时返岗。

驻村工作队用坚毅的品质构筑了坚强防控屏障,确保岩屋河村“零感染”。他们的真情奉献,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春暖花开,不误农时。疫情防控取得了重要成果,驻村工作队又化身春播春种“督促员”,挨家挨户宣传县扶贫政策十三条,提醒农户早耕种、早发展、早见效。在工作队的督促下,全村陆续播种春季作物500多亩,养鸡1000多只。

“脱贫只是第一步,美好的日子还在后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驻岩屋河村工作队将贯彻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下苦工把“扶上马送一程”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为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持续贡献应有的力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