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荣林,男,现年53岁,中共党员,高级畜牧师,十堰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支部副书记,市劳模,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担任市畜牧兽医局驻郧西县观音镇龙桥村精准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队长。
观音镇龙桥村是深度贫困村,全村共有贫困户241户769人,超过全村人口的1/3,2014年8月,程荣林带着“脱贫任务不完成,我就坚决不回城”的豪情壮志来到龙桥村,6年来,他与家人聚少离多,矢志不渝带领龙桥村民脱贫致富,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产业、建美丽乡村、落实各项扶贫政策,2018年龙桥村整村脱贫出列,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程荣林带领的工作队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全省扶贫开发先进集体”,龙桥村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村”,程荣林个人2020年获得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被十堰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以及郧西县“十佳工作队长”等多项荣誉称号。
招才引智建班子
刚到龙桥村时,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前任“两委”班子自身问题,群众上访不断,经常有老百姓来吵架。为了优化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程荣林多次“三顾茅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成功劝说本村创业能人汪明凡担任村书记,选用其他3名年轻党员、返乡大学生进入村“两委”,夯实了工作队伍,慢慢打开了工作局面。
强有力的村级班子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龙桥村处于城郊,地广人多交通发达,疫情输入性传播隐患大,今年疫情发生后,为确保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程荣林和村两委干部走村入户对全村848户2285人开展了9轮全员健康大排查,每一项防控措施都得到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落实,目前该村848户2235人全员健康,实现了零感染零病例目标,龙桥村成功创建“无疫村”,防控成效得到广泛认可。
修路引水惠民生
龙桥村的磨石沟片区地处深山,村民住着土危房、出行无公路、饮水无保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为把公路打通、水窖建好,三伏天里,程荣林带领工作队员们顶着烈日,翻山越岭查勘地形,树刺划破衣服,划伤手臂,都是家常便饭。修路、修水窖要占用部分田地和山林,有村民不理解,甚至谩骂攻击工作队员,后来眼瞅着宽阔的道路一点点往前推进,出门不用步行,肩挑背扛慢慢的成为历史的时候,村民们终于有了笑脸,高兴的说:“磨石沟祖祖辈辈做梦都不敢想的事,你们给办成了,以后脱贫致富可有希望了。”就这样,为村民接通观音镇自来水、新修水窖5个,惠及6个村民小组、300余户。争取供电部门投资185万余元,完成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多方筹资150万元,新修通组毛路6公里,建错车台10处,硬化路面10公里,解决300余人出行难问题。
发展产业促就业
龙桥村地处城郊,交通便利,蔬菜种植、畜禽养殖产业有一定的基础。程荣林经过反复调研和深入思考后,向局党组和村“两委”提出了发展特色经果林和旅游产业的想法,得到了一致赞同,并确立了“以‘三有’(村有主导产业、户有万元项目、人有一技之长)、‘四小’(小养殖、小庭院、小作坊、小买卖)工程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的发展思路。3年来,龙桥村新建茶园23亩,栽种林果树苗6.7万余棵,建养羊场1个、养猪场2个,建蔬菜大棚 80 亩,成立专业合作社9家,发展种养大户80余户,发展农家乐9家、小作坊和小买卖16家,人均增收1000余元。
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户在家门口上班,招商引资程荣林也是不遗余力,2018年,通过招商引资成立天河七夕漂流旅游开发公司,吸纳80余户贫困户就地就业,并成功举办了首届“郧西天河漂流”;2019年,吸引投资1600余万元,建成藤编加工厂、橱柜加工厂等2个扶贫车间,总面积12500㎡,可以就近吸纳200余人就业。
争取项目美乡村
龙桥村于2018年整村出列,全村贫困户241户769人已全部脱贫出列,69 户179人已实现了搬新入住,一片生机祥和的样子。在程荣林眼里,脱贫出列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只要驻村一天就得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建设更美的龙桥村,程荣林带领工作队从省财政厅争取300万元美丽乡村建设配套资金,请来国家知名规划设计专家,围绕民俗展示、文体游乐等规划建设双石沟片区乡村旅游示范点,改造民居53家,现在每逢周末,龙桥村日客流量达六七千人,预计到2022年,龙桥村将真正蜕变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不仅要把龙桥村的241户贫困户扶上马,程荣林还想送一程,确保他们真脱贫不返贫,54岁的程荣林依然在路上。
驻村六年以来,程荣林走遍了龙桥村每一个角落,龙桥村民都把他当“亲人”。这六年里,他总是身体力行冲锋在前,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在岗一分钟、尽责六十秒”的责任感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他总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任何时候都要努力完成组织交给我的任务,不辱使命,不负组织信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