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来驻村扶贫一年又两个月。回顾一年来的驻村扶贫工作,感受颇多,收获颇多。
其实犹豫过
2019年4月初,支行纪委书记、扶贫村第一书记项勇找我谈话,告知将抽调我去村里扶贫。我觉得自己是一名党员,应该时刻服从组织安排,当时便欣然答应。
但是,想到家里的情况,我又有些犹豫。关键是如果我长期驻村,80多岁的老母亲身患尿毒症,腿脚不便,每周需要去医院做两次透析,没人接送照顾是个大问题。儿子才上班不久,平时工作也忙,我不想分散他过多精力,爱人下岗后在超市打工补贴家用,也难以分身。
“不行我就不去超市了,在家照顾你妈!既然单位安排了,你就安心去村里吧”。最后,还是通情达理的妻子主动站出来消除了我的后顾之忧。其实,爱人自己身体也不咋样,中药西药长年未断。
每当想起这些,总感亏欠家人太多。
突如其来的疫情
2020年年初大规模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本该喜庆的春节变得不再像往年一样热热闹闹,大街小巷显得格外冷清让人忧心郁闷。
2月5日,接工作队长电话通知,要求我们驻村工作队3人次日入村,参加所在马安镇钱盘子村疫情防控工作。
2月6日,告别妻小,安慰好老母亲,便伙同其他2名队员驱车踏上入村防控的征程,我们驻村扶贫工作队也就地转换成为驻村防疫工作队。
入村后经过细致摸排,我们村有武汉返乡人员43人,相关密切接触者118人,疫情防控形势同样严峻,任务同样艰巨。但是,通过多方力量的精心防控,我们村未出现一例疑似疫患。
进卡口严防死守。我们所在村位置偏僻,进村仅一条主干道,守住卡口便堵住了疫情输入。为此,我们驻村防疫工作队随即参与到有村干部、部分党员、防疫志愿者组成的卡口值守专版,实行轮流排班,开展24小时卡口值守,连续值守近两个月,从根本上防止了疫从“口”入。
盯重点毫不松懈。为了防止疫情防控出现“跑冒滴漏”,我们汇同村干部、村医和防疫志愿者,每周对全村在住人口进行一遍体温检测,确保做到不漏一人。针对43名武汉返乡和118名密切接触者,我们每户发放体温计,要求各自家庭自行测量体温,每天按时向村委会电话报告,明确专人进行登记,实行重点监测。
强宣传警钟常鸣。针对部分农户疫情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自制力较差的状况,我们在日常监测过程中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外,还利用分发的宣传材料、宣传标语开展全面警示宣传教育,并利用流动音频宣传车进行全辖区全日候“喊话”宣传,强化农户疫情认识和防控主动性。
抓统筹维护稳定。疫情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在防控本身,特别在当下脱贫攻坚关键时期。为此,我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切实抓好辖内农户生产生活的关注关爱工作,通过电话巡访、“敲门行动”逐户了解掌握生产生活状况、外出务工意向,并对发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想办法予以消化和解决,确保疫情期间农户生产生活正常运行,确保社会稳定。
驻村扶贫关键“心”要驻下
对于能否做好驻村扶贫,我自认为蛮有信心的。毕竟,作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也有长期在乡镇网点工作经历的我,对“三农”工作有着自己的认识、见解和情感,关键是“心”能不能真正驻下来,真正做到驻村为民,解民忧,帮民富。
首先,要人在村心在村。尽管有对单位相对优越办公环境的不舍,有对家人特别是年迈多病母亲的牵挂,但自2019年4月中旬正式参加驻村扶贫以来,我与其他2名工作队员一样,完全脱离单位工作岗位,将组织关系转移到村,真正做到吃住在村、岗位在村,并严格执行“五天四夜”甚至“六天五夜”的驻村要求,几乎没有其他任何原因而分心请假。
其次,要走得了农村的路。驻村扶贫面对的农民和土地,面对的琐事和要走的山路也很多,如果怕脏怕累是做不好扶贫工作的。为了尽快熟悉和掌握全村扶贫户基本情况,驻村后的头三个月,我利用“户户到”活动对全村11个组456户进行了“全覆盖”式走访,收集群众反馈问题24个,商议解决群众实际问题21起。至今,曾5次淌着泥泞的山路,到距村主干道2公里的贫困户代启良家中,为其协调解决饮水问题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也有2次冒雨穿过齐胸深的杂草,来回三个多小时,去走访养牛户杜连成而浑身湿透记忆犹新。
再次,要吃得了农村的饭。相对来说,偏远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较差,所以也较为贫穷。这是开展精准扶贫的原因,也是我们驻村帮扶的意义所在。如何跟这些贫困户真心打成一片,真正做到“同吃同住同劳动”,是驻村帮扶工作中需要注重的一点。记得去年腊月初,我们工作队和村干部入户排危(危房),来到我的的包联户王朝庭家里已是傍晚时分,老两口死活要拉我们在他家吃晚饭。吃饭间,俩老热情奉菜,老王趁我一个不注意一大筷子肥肉硬生生塞到我口中。毫不犹豫,吃了!回村路上,有人说:老曹,你还行噢,也不嫌人家做饭案板灶台碗筷黑黢黢的。我笑笑没说什么。是啊!有些农户家庭生活条件是差了些,但那是人家真心对你,倾情招待,那是人家眼中有你心里有你。再说,我们小时候生活条件不就是这个样嘛!如果嫌弃用他那粗糙的手给你端过来的一碗饭,岂不是枉费了真心!连农户的粗茶淡饭都咽不下去,又谈何与农户交心换心“打成一片”?
最后,要想法帮民创收。驻村是要求也是前提,帮扶是过程是措施。如何围绕农户创收,实现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是我们驻村扶贫的主要任务和最终目的。为此,我们逐户上门摸排产业和务工信息,因户制宜制定年度发展规划,确保非贫户和脱贫户不因收入而致贫返贫,未脱贫户争取创收能够按期脱贫。我的包联贫困户杨承国有一定养羊技术和经验。去年四季度,他对说打算修建标准化羊舍扩大养殖规模,但是资金不足。经过仔细测算我随即为他在我行办理小额扶贫贷款3万元。今年三月底,他的7间近300平标准化羊舍如期完工,养殖规模也由去年底的20多只扩大到目前近150只。管玉主是我们村1组建档立卡贫困户,老两口年老体弱,且都患有慢性病,导致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因而未能脱贫。我们结合老管家庭实际现状,为他制定了散养鸡发展项目,并由联系村领导、帮扶干部共同出资购买鸡苗,承诺回购。初步测算,此举可帮管玉主一家增加收入5000元,加上养猪和老两口养老金等转移性收入,其家庭人均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定会实现按期脱贫。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