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郎乡青铜沟村地处六郎河西最偏远山区,从郧西出发车程近4个小时。每次进村入户,陈伦华同志带着的不仅有责任和任务,还有随身的理疗仪和中药。身患腰椎间盘突出、胃病等多种慢性病的他,这样开展扶贫工作已经成为了常态。
2014年,陈伦华同志第一次来到这个偏远山村的时候,脚下是泥泞的山路,眼前看到的是一间间破败的土房,作为该村的包联领导,深深感到肩上沉甸甸的担子。“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村两委作为最基层组织,是村集体发展的关键。陈伦华同志深知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在开展扶贫帮扶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村两委开展组织建设,发展多名村两委后备干部,张友湖、陈林等一批年轻的优秀干部在村两委换届中成功当选委员,充分提高了村两委战斗力,为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
“要想富先修路”,陈伦华认为,基础设施条件是制约青铜沟村发展的最大障碍,他决定先啃掉这块"硬骨头"。道路硬化指标不够,他先后多次与县交通部门协调对接,为青铜沟村争取多笔道路硬化指标。为把好质量关,他亲自监督村两委开展招投标工作,坚决选取优秀施工方。2016年,在陈伦华的帮扶下,青铜沟村八组到东西坦近1.7公里道路顺利建成。2018年,村委会到三组断头路得以顺利接通。在他的帮扶下,青铜沟的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帮扶成效。
2019年,开展“百日冲刺”活动中,陈伦华同志坚持每周四、五、六“三天两夜”驻村帮扶。青铜沟村地处偏远,村情、民情复杂,在搬新拆旧、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两不愁三保障整改工作中产生大量矛盾纠纷,陈伦华同志均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认真听取群众诉求,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在充分了解各家各户的不同情况后,制定了因人因户的详细解决方案,一种方案不够就制定两种、三种,督促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保质保量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青铜沟村作为六郎河西最偏远的山村之一,基础条件薄弱,内生动力不足。陈伦华同志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来抓,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协助村集体发展花椒种植、香菇种植、牛羊、土鸡养殖等一系列长效增收产业,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陈伦华同志指导村两委探索建立“合作社+领头人+贫困户”的花椒产业发展模式,合作社统筹协调运作,领头人模范发展引领,贫困户积极广泛参与。指导村两委成立了青铜沟鸿文花椒合作社,发展花椒种植基地312亩,发展社员80人。探索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的一条龙产业链,一方面带动贫困户自身参与种植发展,另一方面合作社提供采摘、加工就业岗位实现增收。2019年实现采摘花椒6000余斤,带动近80人增收。
陈伦华同志的包联户也在青铜沟村,在他的用心帮扶下都脱了贫,一谈起陈伦华同志,他们都深表感激。五组王祥志,搬进了100㎡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2017年就脱了贫。熊道华夫妇在河北左各庄找到了工作,两口子一年至少能存5万块。张建成家的危房换了新颜,搬家那天陈伦华同志亲自为他们搬的家具。王德成两口子也在河北左各庄挣钱,家里盖起来两层小楼。胡世和在家当起了包工头,盖起了小洋楼。每次进村,陈伦华同志都要去他们家坐坐,他总说这么多年了,我们都有了深厚的感情,看到昔日贫困户日子越来越好,自己是打心眼高兴。
“重点攻坚月”实施以来,陈伦华同志再次第一时间深入青铜沟村开展“三天两夜”驻村帮扶工作。“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决胜之年。我们不能有松松劲、歇歇脚的麻痹大意思想,今年又突发新冠疫情,部分群众外出务工受影响,但脱贫攻坚不能因此受影响,该脱贫的坚决要如期脱贫,已经脱贫的坚决不能因为疫情导致返贫”,入村第一时间,陈伦华同志组织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召开“重点攻坚月”推进会,传达了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对当前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相信在他以及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青铜沟村将越来越好。
郧西在线讯 通讯员 陈 浪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