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的“坚守者” ——县国资局驻上津镇刘家湾村第一书记雷尚斌

在郧西县上津镇有一个风光秀丽的刘家湾村,此前曾因资源缺乏而发展缓慢。2017年11月,县国资局雷尚斌担任起刘家湾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刘家湾村不仅旧貌换新颜,脱贫致富的路子也越走越宽。

   “刚来的时候,这里基础设施较落后、无主导产业,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我就想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定不忘组织重托,不负使命,要让这里的老百姓过上富裕的日子。”雷尚斌说。

   刘家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51户459人。驻村以来,他把开展调查研究作为推进扶贫工作的突破口,走访所有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很快成了村民家中的常客,成了大家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

   “雷书记来的勤,比我们亲戚还亲,扶贫政策也讲的好”。70岁的贫困户夏忠诚患有食道癌,雷尚斌和工作队经常上门看望,宣讲健康、产业扶贫政策,老人去年住院共花了7万多,报销了90%,自己只花了几千块,还住上了安置房,老人对脱贫很有信心。

   夏忠诚的妻子乐发珍在离安置房不远的地里给黄皮椒除草、施肥。受疫情影响,许多村民今年没有外出务工,辣椒种植生长周期短,技术门槛低,产量高,效益好,是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产业,同时县精准扶贫指挥部还出台了十三条产业就业扶贫奖扶政策,在村组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广泛动员下,农户们的参与性大大提高,纷纷响应号召加入了种植辣椒的队伍当中。

   “去年种的黄皮辣椒,合作社上门收每斤8毛,工作队补2毛,卖了2700元,比种粮食划算的多。今年比去年种的多,好好管理,争取卖个好价钱”乐发珍说。

    在驻村工作队帮扶下,刘家湾村目前发展黄皮椒290亩、高粱270亩、中药材550亩、香菇120棚,累计带动216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成立鱼钩、汽车坐垫车间,带动28户贫困人口脱贫。






“做鱼钩挺好上手的,我做了两年多了,每个月能挣1000多块,在家门口两个孩子也照顾了”,贫困户陈亚平感到很满足。

   在开展“户户走到”活动中,安装路灯是村民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雷尚斌和工作队员经多方协调筹集资金15万元,安装路灯36盏,惠及了刘家湾村2组99户357人,解决村民夜间出行不便的问题,为村民谋福利。

  “感谢工作队,这路灯安了到处亮堂堂的,跟人的眼睛样,晚上跟邻居去跳广场舞方便多了,我们这人都高兴的不得了”。村民祝庄珍高兴地说。

   雷尚斌坚持写民情日记,认真记录帮扶中的点点滴滴。几年来,驻村工作队共争取项目资金近90万元,用于村级阵地建设、饮水灌溉工程、通讯网络建设、村级道路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把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筹措专项资金,出台教育奖扶资金管理办法,以奖代补,每年资助25名高中以上在读贫困生每人每年1000元到3000元;每年培训不少于110人次贫困户家庭人口提升劳动技能;鼓励贫困户通过金融扶贫做大做强产业,使贫困户成功争取金融扶贫资金325万元。

    雷尚斌告诉记者:“脱贫并非终点,而是为新生活奋斗的起点。虽然刘家湾村2019年已整村出列,工作队将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加大脱贫帮扶力度,坚决完成剩余脱贫任务,巩固脱贫成果。”

全媒体记者  耿  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