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县夹河镇孙家沟村残疾青年刘英琼,身残志不残,艰苦创业,坚持发展牛羊养殖,增加家庭收入,并顺利脱贫。
为刘英琼的创业事迹所感动,记者赶到刘英琼放羊的大山上时,已是中午时分。只见他瞥着手脚,手里拉着栓头羊的绳子,正在一处山坡上放羊。而他53岁的母亲牛玉华,也抱着孙子,给刘英琼帮忙聚拢四散的羊群。
【郧西县夹河镇孙家沟村村民刘英琼:养殖是14年开始养殖的 开始牛养7、8头 羊子养了几只 还养的有猪 】
听牛玉华说,儿子刘英琼今年34岁,属2级先天性残疾,左手和左脚严重变形,其中左手萎缩,不能伸直;左脚不能活动,靠脚尖走路。为了家庭传承,牛玉华夫妻俩给儿子成了家,但儿媳妇也是个没有智商、不会说话的残疾人,生活完全丧失自理能力。所幸的是他们所生的男孩子虎头虎脑,发育正常,现在将近3岁,能说会道,惹人怜爱。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后,夹河镇、孙家沟村和县教育局包联干部精准帮扶、积极争取,把刘英琼夫妇俩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落实了产业扶贫、低保金和残疾护理费等政策。其中低保金和残疾护理费年平8000多元。
刘英琼是个有志向的青年,精准扶贫更是激活了他的内生动力。他想到父亲60多岁了,还在外面打工;母亲50多了,还患有头晕症。觉得自己不能光靠组织照顾,成为父母的累赘,决定搞点家庭养殖。在父母的支持下,2014年,刘英琼在废掉的老屋外搭起了栏圈,当年养了6头牛、8只羊,自己的牛羊养殖业开始启动。
【郧西县夹河镇孙家沟村村民刘英琼:党和政府给了我们很多政策 我也不能一直指望政府那个(负担) (要)给党减轻压力 还要给父母减轻压力 现在有了孩子还有家庭 我媳妇马上(又要)生一个 我必须要发愤图强 把我养殖搞好 】
为了能放牧牛羊,刘英琼吃了很多苦。他把废旧的胶鞋左后跟剪掉,把左脚插进去,再用绳子绑扎固定着走路。每天分别和母亲一起,把牛羊赶上坡,进行绳子拴养和牵养,减少跑散、不好驱赶的难题。就这,他还是经常被羊子带倒摔跤,身上旧伤压新伤。可刘英琼从不后悔和气馁。经过6年多的摸爬滚打,现在刘英琼基本掌握了牛羊养殖技术,去年获得收入两万多元,顺利实现脱贫目标。 可怜天下父母心。牛玉华夫妇感恩组织的关怀,支持儿子的选择,力所能及给予帮助。牛玉华说,儿子要是把养殖业做出规模了,有一份可靠的产业和稳定的收入,当老的就心安了。
【郧西县夹河镇孙家沟村村民牛玉华:感谢政府领导对我们家很多的帮助和很多的照顾,儿子的想法就是说喂(发展)点养殖业 为了父母减轻负担 做父母的我带着小孩 照顾媳妇 照顾孙子 照顾儿子 我还种了几亩地 这就是我对儿子的帮助和照顾 我们有所能及的话 支持娃子把这个事(养殖)干好 】
全媒体记者 江 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