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易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郧西县举全县之力,攻坚克难,在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上做文章。
观音镇纸坊沟村村房旁安置点,坐落于美丽的天河口河畔,依山傍水,风景如画。怒放的鲜花,葱翠的大树,别致的凉亭,让初夏的纸坊沟别有一番韵味。刚刚溜湾回来的易迁户汪长春,就居住在这里。
【观音纸坊沟村易迁户汪长春:我们原来呀 住在土房子里头 现在搬到新农村(安置点) 住的是高楼大厦 环境好了 卫生好了 感谢党的政策好】
因地制宜,把安置点当景点建,纸坊沟村村委会,从改善村居环境上做文章,让幸福写在了易迁户的脸上。
【观音纸坊沟村易迁户王孝翠:地有种的 菜也有吃的 就是啥子一切都好 没得说的】
像观音镇一样,土门镇在易地扶贫搬迁后期管理上,也下足了功夫。土门村太子坡安置点,有44户92名易迁户,为解决搬家后东西没地儿放,吃菜困难等问题,土门村村委会大力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土门村治调主任程诗勋同期:有柴房 户平一间 菜地户平五厘 有扶贫作坊 也有红白理事房 有公共卫生间 室内也有卫生间 环境卫生是靠大家讲究 主管有2名楼栋长 常年抓】
基础设施配套,家门口能就业。土门镇六官坪村委会,想方设法,引进企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增收。
【六官坪村村民江河翠同期:我们第一个月好像是2000块钱吧 在家带孩子挣点儿零花钱 人在家 人情礼往啊 孩子吃啊喝啊 日用品这些零花钱够用了 老公在外面打工钱还能存着 】
而离郧西县城较远的六郎乡也不甘落后。 2019年在镇村干部带领下,六郎乡罗坡垭村阳坡水井下安置点124户332名易迁户,以发展桑蚕、香菇大棚、种植药材为主导产业,实现户户有产业,人人有事干。2019年,人平产业纯收入4000元以上,打工收入人平增收5000元以上。
【罗坡垭村村民朱克茂同期:坡上种了两亩多黄姜 喂了两季蚕 去年呢养了两头猪 总收入大至不够四万吧 三万多 这还是感谢党 感谢各级领导 没有这样的好政策也做不到】
据了解,2016年以来,郧西县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成安置点886个,使70928名易迁户搬了新家。如今,这些安置点,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易迁目标。
全媒体记者 邹映玲 简 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