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乡:长岗岭村整合了一支脱贫攻坚“好队伍”

安家乡长岗岭村是全省重点贫困村。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230户770人,其中贫困户124户374人,2017年全村提前一年全部脱贫、整村出列。这得益于,该村省科技厅、县乡政府、村两委、农民群众上下一心、整合力量,拧成了“一支脱贫攻坚好队伍”。

2015年8月,遵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省科技厅定点帮扶安家乡长岗岭村,并担当省直驻郧西国家贫困县落实帮扶工作的牵头片长单位。9月,该厅选派精准扶贫帮扶工作队入驻,开展为期5年决胜2020年脱贫攻坚战。几年来,省科技厅始终是奔走在郧西脱贫攻坚战一线的急先锋,始终坚持“驻村联乡促县”的工作思路,始终秉承“输血与造血并举、扶贫与扶志并重”工作原则,以真情倾注、真金投入、真抓惠民的“三真”工作精神,突出科技支撑发展科技富民产业,充分发挥科技部门行业和资源优势,全面组织,深入开展扶贫工作。几年的实干,省厅领导班子亲历亲为,精心挑选驻村工作队,全系统一起行动帮扶攻坚,全面调研,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稳步推进落实。不仅给予了一大批科技项目、资金,更是引进输入了科技先进理念、开放的科技思想和科技系统宽广的社会外援关系,更多的是帮郧西县乡村搭建起了与科技界的长久通联桥梁,成为今后长期协作、长远发展的伙伴,有力支持了驻点村、安家乡及郧西经济社会发展。前任的省政协副主席、厅长郭跃进每年到村不少于1次,现任的书记、厅长张盛仁已经到村4次。各位厅班子每年到村1-3次,各处室、机关人员到村不少于1次。省科技厅试点建设“互联网+精准扶贫”村级农资网上交易信息站,实现农副产品网上购销。厅长基金专项预算精准扶贫资金用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每年选派的工作队更是精干务实,长期驻扎在村,全程及时指导,选项目引资金,更带来了他们的新观念、新作风、新朋友。同时,牵线邀请省农科院、信息院、林科院、华农大和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等单位进行实地调查、论证,并作好长期的技术指导承诺;通过“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等途径,选聘专家与技术人员驻村帮扶指导,确保产业发展;支持引进省内食用菌主产地随州的成功业主裕国、三友、神农等食用菌企业,建立援助与代销合作协议,确保生产销售市场无忧。省厅每年落实到村80万元扶持和争取其他社会捐助20万元以上,并协助郧西争取申报相关科技扶贫项目300万元以上,累计协调1200余万元资金物资。5年来,省科技厅帮助新建成长岗岭村桑蚕菌、果蔬水产、智慧农业观光等沟域开发循环产业,打造安家乡长岗岭全省扶贫和乡村振兴的科技示范村。

有了省队的强力驰援,我县乡村三级班子和干部队伍信心倍增,干劲更足。县委、县政府领导带领县直各部门多次到村与乡村干部座谈督办,研究支持产业发展,统筹公路、水电、易地搬迁等基础设施建设,合力攻坚,抢抓机遇共同支持长岗岭村脱贫出列,并大胆探索独具山区特色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沟域经济”开发新模式。工作队和乡村两委班子一起,召开代表、党员群众大会等,并请相关“技术”人员现身说法,让群众了解食用菌种植、市场需求及经济效益情况,鼓动群众思想,统一认识。先后组织群众到房县、随州、四川、山西等地,学习种植技术,购置生产设备。如今,安家乡长岗岭村桑蚕食用菌支柱主导产业发展起来了,畜牧养殖、核桃林果、药材种植等多种产业质效得到了巩固提升。

郧西在线讯  通讯员 张光奎 李俊逸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