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在安家乡长岗岭村,该村党支部书记毛德均在群众眼中或许就是一个“火车头”。
长岗岭村位于安家乡西北部,安居长岗岭(又名长安岭),脚畔五龙河、五里河,背依二郎山、太山庙、燕子山,内分雁子沟、红草沟、稠树沟、苗家沟、徐家沟、称钩湾,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是典型的高山贫困村。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1459亩,林地3600亩,山林牧场9000余亩。有5个村民小组,230户770人,其中贫困户124户374人,2017年全村提前一年全部脱贫、整村出列。
几年来,在省科技厅驻村帮扶和市县乡的大力支持下,该村以建强村党支部引领脱贫攻坚工作,充分发挥村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支部书记领办天珍桑蚕菌科技专业合作社,凝聚群众攻坚脱贫,成为强基固本的典范。2016年当年筹建桑蚕菌基地并当年见效,2017年后不断扩大规模、提升效益、稳步发展壮大。2018年冬季引进试种羊肚菌5亩,2019年春季丰收,亩平纯收入1.2万元,秋季组建菌种培育室、聘请技术员本地制作菌种,冬季扩大规模带动全乡12个村发展羊肚菌110亩,2020年3月份已全部成功出菌,丰收有望。中央《农村工作条例》明确要求把产业带头人培养成支部书记,把支部书记培养成产业大户,引领村级发展。
毛德均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童年困苦。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路成长成人,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义建设“五级书记”中最基层一线的一员,几年来,他自己带头致富,也带领着群众致富。1987年在解决温饱后,他初中毕业成为全乡仅有的几名多种经营“拖拉机手”、“放映员”。1989年,他被组织选任到村担任村会计,并培养入党。1996年,他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通过自己的勤劳成为长岗岭村乃至全县都有名的“黄姜专业户、经纪人”、“桑蚕示范户、养猪大户”,是农村最先富裕起来的典型代表,曾接受央视专访全国播发。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毛德均继续担起“村党支部书记”之责不退缩,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为指引,落实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转让了自家的养猪场、拆除了养蚕房等,转而注册成立村属专业合作社,全身心发展桑蚕食用菌主导支柱产业,并不断延展到羊肚菌、大球盖菇、桑黄菌、苣菌草、鱼虾、果蔬等,探索形成适应适宜山区发展的山上林草葱翠、山坡果桑茂盛、山脚人居优美、沟底土地高效菌菜、山沟水溢鱼跃的一幅“沟域特色经济”立体开发、循环发展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他领办合作社、兴办产业、创建基地,增强造血能力,壮大村集体经济,优先吸纳贫困人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产业发展中,使全村人人有事做,户户有产业,小康梦自成现实。他说过:我一家天天有肉吃不算什么,要想办法让全村人都能天天吃肉,方才吃得安!我们先富起来的人,就应该帮贫困一把,拉困难的人一把。全村人都脱贫富起来了,多好啊!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他,就是群众口中的“好支书记”,口碑胜金杯。
郧西在线讯 通讯员 桂胜男 张光奎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