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郎乡:发展特色产业促近千民工家门口就业

近日,家住六郎乡壕渠村的村民张吉府重新拾起撂荒地,在房前屋后栽植7亩花椒。张吉府常年在天津左各庄务工,因疫情暂时无法外出务工。他感慨说:“正值农耕时节,出不了门就响应号召,搞点产业也好,不光政府给苗,还能现场学技术,一举两得,收获还是蛮大的”。

年初以来,六郎乡党委政府在打好净土保卫战的同时,始终心系外出务工群体,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引导近千群众在家就业。“往年这个时候,我们在外面已经上个把月班了,今年受疫情影响,不能出去,还好能在茶园里帮忙除草管护,合作社每天开90块工钱,挣钱顾家不耽误。”在大石堰村茶园忙着除草的工人说到。

六郎乡是务工大乡,每年预计6000余群众出省务工,近日来,因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断了数千民工外出务工,一部分村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在家门口大显身手。为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外出民工的影响,六郎乡党委政府多措并举,充分挖掘已有资源,激发内生动力。鼓励成功人士返乡就地创业,引大力度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增收产业,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连当地的老农都当起了技术指导员,数千民工戴上草帽,挑起水桶,扛起锄头,茶园、桑园管护,香椿、花椒补植补造,香菇注水上棒,新扩建3000亩高标准花椒基地,在大疫之年,产业的发展成为促进就业、惠民增收的突破口,切实满足了部分受阻群众当前所需。

“从栽种、除草、施肥、剪枝到挂果采摘,花椒产业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专业劳动力的支撑,光是花椒的管护,一亩地就需要12到15个工,茶叶、香菇、香椿、桑蚕等产业需要的劳动力更多,各产业旺季交替互补,确保群众各个时节都有事干,有收益。入春以来,全乡20余个产业合作社已陆续极复工复产,有千余人直接参与产业发展,初步统计全年近3000余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实现了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疫情防控多赢。”六郎乡林业站站长柯善仁介绍到。

郧西在线讯 通讯员 王传林 陈迪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