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疫情:“情”与“理”的较量 —一名下沉郧西的武汉税务干部的随记

疫情阻隔,回老家郧西过年的我不能返岗,在居家隔离、确认自身健康后,就在国家税务总局郧西县税务局报到,和税务同行们一起下沉到天河坪社区第三网格,与郧西局二分局的同事们一起值守卡口。

认准“严守疫情最后一公里”的“理”

我所在的天河坪社区第三网格,有县税务局的13名网格员,6名卡口值守干部,3人白班3人夜班,就这么轮流着24小时值守,负责这一片614户居民。由于网格里有3例确诊病人,1例疑似,还隔离了66个人,疫情形势严峻,因此卡口值守格外严格,一丝不敢松懈。

  一盆煤火、一张桌子、几个板凳,以及早晚吹得鞋里冰凉的寒风,这就是卡口的标配了。我的白班同事:李棋东、宋启斌、何国梅,已经头发花白还每天坚持驻守卡口、指挥配送的贾局,拖着腿疼来不及做手术、还在带领大家摸排情况的周局,还有频频进出发热楼栋送物资的网格员同事们,由于口罩的遮挡,我竟不知道他们的具体样貌,只记得口罩之上那灼灼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卡口往来的路上,劝返没有正当理由出行的居民们。

“家里没米了,我上街看看有没有卖的去”——“不行,你在发热楼栋不能出去,米待会儿就送上门,快回去居家隔离”;“亲戚有菜地在卡子里面,我拔点菜马上出来”——“不行,快回家别乱跑了,我帮你找配送”;“我就在楼下晒晒太阳”——“不行,快把口罩戴好,尽快回家才安全啊!”……凡是不遵守疫情管控擅自外出的,一律都是“不行!”,哪怕是亲戚熟人也不例外。有时候看着他们“认死理儿”的认真样子,觉得格外可爱、可敬。想想看,正是无数基层防疫工作者一丝不苟地落实好防控要求,守住疫情的“最后一公里”,才有了眼下越来越少的确诊人数,才会有以后越来越多的健康自由啊。

不忘“为人民服务”的“情”

虽说严防严控,但具体如何协调安排,让有实际需求的居民满意,也是常见的问题。这些天在天河坪社区第三网格,我就感受到了基层抗疫同事们为人民服务的那颗真真的心。

卡口封闭,送气工上不了门,网格员郑立君二话不说,就拎起58斤的液化气钢瓶给卡口里的住户送去;担心五保户生活物资短缺,网格员朱正辉主动帮忙申请民政救助,用五保户的话说就是“旧米还没吃完就送来了新米”;每天上门测量体温、逐户登记物资购买需求、问清大伙儿有什么生活困难,确保每家都照顾到……除此之外,还有好多暖心的小事,都实实在在地考虑到了居民们的身心需要。

“有老人在家太无聊了,想托我们买一副牌,眼下商店都关了,可不好买啊!”听者有心,卡口值班的宋启斌第二天就从自己家里给老人带来了扑克牌;春耕时节到了,有居民想在自家院子的菜地里种菜,网格员知道了赶紧帮忙联系,把种子送到了家门口;电饭锅蛋糕、炸油条风靡一时,网格里的居民也纷纷尝试,酵母一度脱销,面对大家的预定,网格员和配送超市多方联系,竟也帮忙订购到了这个“断货王”。的确,防疫要求既要严格落实,也要以人为本,接地气、亲民生。疫情之下,人人沉重,居家隔离的人们也一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需要自身调节,也需要借助别的事物,这都是人之常情,网格员们也一样感知此情,通晓此情。

汉派作家方方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在这场波及到每个人的疫情风暴里,各行各业都在拼尽全力,为战胜疫情贡献一己之力。这其中,税务干部们更以自身的敬业、真情和智慧,演绎着基层防疫工作中“情”与“理”的平衡。不久前几日,我们这个天河坪第三网格由于防疫工作突出,被授予了“抗疫先锋网格”的荣誉。下沉的这些日子里,我和这些可爱的同事们并肩作战,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太多太多,向他们致敬,向所有为防疫工作默默付出的普通又伟大的人们致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