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疫区,我身边的榜样

1月23日,我从北京返回家乡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过春节。当天一大早传来武汉“封城”的消息,因为回十堰的高铁不经过武汉,我得以顺利回到家乡。出高铁站时,出站口站着一排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为我们每一个人检测体温,体温合格才能放行。我不禁为家乡对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的迅速反应点赞。到家已是深夜10点,家乡十堰市是鄂西北城市,离武汉的距离不算近,但让我没能想到的是,一觉醒来,十堰也“封城”了。


疫情的迅速扩散还是让人有些害怕,身在疫区,我严格按照要求闭门不出。好在可以随时从网上看到各种公开的数据和信息,可以通过网络与朋友联络。我很快意识到,我的家乡正与疫情开展着艰苦的斗争,我的很多朋友都投身到了防“疫”的第一线。他们的故事让我动容,给我力量。


一名医生


夏进东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影像诊治中心主任,他是跟我一样返乡过年的。“封城”也把他困在了这个小县城里。当得知郧西县的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时,他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他主动请缨,联系到郧西县人民医院医务科,投入到疫情防治工作中。


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影像诊治中心主任兼放射科主任夏进东(中)在郧西县人民医院支援疫情防控工作。郧西县人民医院  供图

夏进东教授是郧西县走出去的优秀学者,是一名共产党员。当国家、家乡需要他时,他义无反顾投身一线,通过自己丰富的学识和行医经验,对郧西县人民医院多日来疑似病例的影像报告进行分析,针对每一个病例,从病史、影像表现、诊断意见及建议等各方面给出意见。他还利用休息时间毫无保留地为医护人员传授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影像学诊断知识。危难之际,52岁的他冲在了最前面,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


一名护士


我从朋友圈看到了韩世平护士长的事迹,看到她一双手的照片时,我被深深地触动了。据郧西县人民医院宣传科科长孙雪介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开展以来,医院发热门诊的病人明显增多,护理病人的任务十分艰巨。对每一个病人,护理之前和护理结束后都要用消毒液洗手,而韩世平基本没有时间进行手部护理,才让她的双手裂了很多口子,还时常流血。


连续的高强度工作,让韩世平双手炸裂开来,还时常流血。郧西县人民医院 供图


为了与疫情作斗争,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韩世平从1月23日至今都没回过家,整个春节吃住都在医院。她是郧西县人民医院广大医护工作者的一个缩影。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正是千千万万的韩世平,用她们的双手守卫着我们的健康防线,托起了我们的岁月静好。


一名村干部


明廷忠是郧西县三官洞林区蒿坪河村的村书记。2017年,我在三官洞林区作扶贫干部时,联系蒿坪河村开展工作。明书记是我的好前辈、好老师、好战友。他在秦巴山区最偏远的乡村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虽然早已不在林区工作,但我还是会关注着他们的朋友圈,他们默默无闻的付出时刻感动着我、激励着我。1月31日,我在朋友圈看到了明书记和蒿坪河村村干部们在做了一天的群众防疫宣传工作后吃泡面充饥的照片,又心酸又感动。


正月初七,湖北省郧西县三官洞林区蒿坪河村的明廷忠(左1)在做了一天的防疫宣传后,在村房门口吃泡面充饥。蒿坪河村驻村干部王兵 摄


随着疫情的迅速蔓延,很多单位都延长了春节假期。但疫区所有的乡镇干部、村干部一律提前到岗,他们没有警服、救援服、隔离服,只有一只普通的口罩;他们没有执法证、资格证、工作证,只有一张村民熟悉的面孔;他们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看好自己负责的村、负责的人;他们没有誓师会,没有请战书,一个通知他们就迅速投身一线,疫情面前,他们是不忘初心、敢于担当的基层好党员、好干部。


一名记者


陈迪祥是郧西县委宣传部新闻出版股干部,也是一名记者。3年前我在县外宣办工作的时候,他就是我的好同事。这些年来,郧西县哪里有大事发生,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这次家乡的疫情防控自然少不了他。十堰“封城”以来,正是春节假期,辛苦了一年的他没有选择在家休息,而是走进社区、走进疾控中心、走进各大医院,短短数天,他就采写了16篇稿件,先后在省、市、县各级媒体刊发。他记录下一个个抗“疫”感人事迹,鼓舞家乡人民的士气;发布了一条条疫情防控的最新消息,用信息透明消除恐慌……


陈迪祥(右)在医院一线采访报道 孙雪 摄


在各类新闻媒体抗击疫情的一线报道中,我们常常被各种先进人物的事迹所感动。然而,正是有着这样一群舍身忘我的新闻记者,他们及时发布疫情防控最准确的消息,第一时间向公众科普辟谣;他们用心感知、用笔叙述、用镜头记录了那么多可爱的面孔、可敬的故事,却从不说自己的艰辛。他们起早贪黑,不顾危险,为急者奔走,为难者发声。正是他们,发掘着民族的精神,展现着国人的情怀,记录着这个伟大的时代。


一名民警


“这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种的草莓,警察同志您辛苦了,敬请收下。”民警推辞不过,敬礼回应。这动人的一幕被我的朋友柯贤达拍了下来。柯贤达是郧西县观音镇派出所的一名民警。正月初一,接到郧西县公安局关于全民动员进入战时状态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后,他便匆匆辞别家人返回岗位。连日来,他和派出所民警奔赴一线,按照县防疫指挥部部署,组织返乡务工人员自行隔离,进门入户向村民发放防疫宣传手册,张贴悬挂宣传防范疫情标语,在村口设警戒线等。琐细的工作让他每天休息不超过5个小时,而他病重的奶奶正在住院,却没有时间去看望一眼。


人民警察人民爱,人民警察爱人民。郧西县观音镇村民委托镇政府向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公安民警赠送自己种植的草莓。柯贤达 摄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在前,警察不退”,这不仅是响当当的誓言,更是柯贤达这样的基层民警的实际行动。他们的辛勤付出,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郧西县观音镇龙桥村的老百姓们自发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赠送了20余框自己种植的草莓,群众用他们最质朴的方式表达了对民警同志们辛勤工作的支持和肯定。这个冬天虽然很冷,但亲人们的草莓却很甜。


除了这些奋战在一线的“逆行者”,在我身边更多的榜样是“软禁”着自己的普通群众。他们克服生活困难,不外出,不添乱。坚决听从党和国家的指挥,新年节日习俗、婚丧嫁娶礼仪等,只要会造成人员聚集的活动一律取消或从简,个人利益为防疫大局让路,最大限度为疫情阻击战争取条件。他们每个人都是这场战“疫”的一道防线,他们共同筑起了共和国牢不可破的铁血长城。


这场疫情来的太突然,我的国家和家乡正在经受危难。我庆幸,防疫工作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一切都井然有序。我庆幸,在我的身边有着那么多平凡的人,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个榜样,让我们在危难中看到了希望,让我们相信寒冬必会过去,春天终会来临。

(作者:刘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