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书写教育发展新篇章
——记郧西一中、马安中学教师团队
马安中学学生自主学习
郧西一中誓师大会
文/图 记者张潇潇刘登通讯员张衍生边静
近年来,郧西县教育人以 “为祖国建设育才、为万千家庭圆梦”为己任,精诚团结、克难奋进,着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使该县教育不断实现新突破、创造新奇迹。在今年高考中,郧西一中创造该校历史之最,更为郧西教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自2004年以来,郧西县马安镇初级中学连续15年斩获全县中考第一名,该校 “自主教育”成为多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典范。近日,记者深入郧西县马安中学与郧西一中,探寻这两个书写奇迹的教师团队背后的故事。
郧西一中
高效课堂魅力十足
2019年是记入郧西县第一中学史册的辉煌之年,也是让全县人民精神振奋备受鼓舞的教育大喜之年。2019年高考中,郧西一中实现了一批上线人数翻一番、本科上线人数突破千人大关的愿望,郧西一中成为郧西县教育教学实践样板。精神大提振、成绩大提升的背后原因是什么?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汪宏升说: “其实我们没有什么秘诀,只是踏实认真地做好备考中每一件小事。”
学生们搬着板凳 “挤”在讲台附近、围着老师听课……11月20日,当记者走进郧西一中高二年级家伟班时,看到学生们的学习氛围十分浓厚。这是该校开展 “朴实而有个性的魅力课堂”的一个缩影。
“以前的课堂普遍存在 ‘一电到底、一灌到底、一味模仿’的现象,缺乏对教学科学细致的规划,教师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方法讲,导致很多学生不适应课程、提不起兴趣。”汪宏升校长说,2016年,该校提出 “回归教育的本真,打造朴实而有魅力的课堂”这一课改理念,由各学科主任牵头,学科组教师参与,针对不同学科、课型,共同研讨确定学生最容易接受、效果最好的教学方法,再统一推广,不仅让教师充分发挥教学个性,也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走进郧西一中高三教室,记者发现每个教室里都坐着一位特殊的 “学生”,他们是参与陪护活动的家长。校长汪宏升介绍,为了化解高三年级部分学生的疲惫、迷茫等不良情绪,该校创新家校共育新机制,积极实施“路过青春陪护制”,让家长进校园、进课堂、进食堂,与孩子一同学习、吃饭、交流。“陪护活动为家长和孩子搭建起 ‘心灵桥梁’,很多孩子理解了家长的良苦用心,学习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校2019届高三组年级主任陈娟说。
同时,该校教师抓住每一个零碎的时间段,坚持 “一天三小考”,学生们现场做题,老师即时批改纠正,以量的积累促质的飞跃。同时,该校抓住 “五四”青年节等时间节点,开展励志演讲、成长宣誓等活动,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真心实意做好每一件小事。”郧西一中的教师们用实际行动践行教育承诺,用真心付出创造奇迹,帮助山区孩子实现梦想。
马安中学
干部带头干出别样精彩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看看马安中学校委会。”这是马安中学内流行的一句话。马安中学作为郧西县自主教育的发源地,连续15年教学成绩稳居全县第一,该校校委会作为改革的先行者和促进者,率先垂范、身体力行。
“以前领导班子成员多带短线学科,课时少、内容少,而普通教师承担最重的教学任务,导致两者之间常常存在分歧,团队难以上下一心。”如何抓住干部队伍这一关键,提高团队凝聚力与战斗力,这是马安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杨成栋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经过广泛征求意见、调研论证,2016年年底,马安中学颁布校委会成员带课制度与考核标准,要求全体班子成员必须带课,且带主课,每人负责一项寝室管理、食堂卫生等日常工作,实行责任考核制度,通过此举,把干部引领作用最大化。
“作为一名干部,我们要始终坚持走在老师的前列,要让老师心服口服,做教育教学的领跑者。”杨成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自2016年9月杨成栋调任马安中学校长以来,他就一直带毕业班的主课,一带就是三年,在每年开学的教研活动中,他总是为教师们讲第一节公开课。学校的教学、安全、卫生等工作,他也亲力亲为,在校园掀起一股班子成员率先垂范的良好风气。
几年来,全校8名校委会干部挑重担、扛大梁,该校副校长夏启洪、付官、程学超3人都带两个班的主课,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一个年级的年级组长等,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但他们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去年,该校安保主任王波不慎扭伤了脚,医生建议他卧床休息至少一月,但想到两个班的数学课,还有学校的安全工作,他只是休息了短短三天便拄着拐杖回到了讲台……在马安中学,每名干部都是一面飘扬的旗帜,在他们的引领下,马安中学全体教师团结一致,一次又一次突破难题,一年又一年创下佳绩。
http://syrb.10yan.com/html/20191227/75035.html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