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包联干部的帮扶情结

我是县公路局顺畅道路养护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陈达军,作为一名基层一线扶贫工作者,我通过这几年与包联的贫困户亲密接触,感触颇深,对扶贫政策及扶贫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我一共包联了三户,其中一户名叫徐荣朝,今年44岁,家有年迈的老父亲和母亲,父亲年老多病,母亲患有宫颈癌数年,他本来在外地打工,但是因为母亲重病,不得不回来照顾,高昂的医疗费用,让这个家庭陷入贫困,家里的开销就靠他一个人打零工维持。第一次我去他家的时候看到他家三个人都无精打采的,房屋年久失修,破旧不堪,家具也很简单,整个屋子给人的感觉很压抑。之后通过与他们多次接触亲密沟通,除了及时向他们宣传扶贫政策,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外,我还不断鼓励动员他们坚定脱贫信心,这两年经过脱贫政策帮扶,发展了中药材种植产业,也享受了易地搬迁、医疗救助等政策,人的精神面貌有了大的改变,有了干劲有了精气神,有了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信心。

  另一个帮扶的贫困户名叫方英学,家有4口人,两个女儿都已外嫁,家里就剩老两口,因妻子黄林患有肾衰竭,经常要住院治疗,需要高昂的医疗费用,再加上居住环境非常恶劣,致使家境困难被列为贫困户。每次我去他家都会提前给他联系,他就会站在路口殷切的等着我,使我心里满满的都是感动。在上次进村入户活动中,我去看他时,他热情的把我迎进新居,虽然只有50平,但是到处收拾的很整洁,他开心的带我去参观,并且告诉我说,这些年党的政策好,多亏村上领导的关心,安排我管护公益林,虽然工资不多,但每天很充实。现在又住着新盖的房子,并且在村上的领导下我开始种植中药材,这也不用出去打工了。听他热情洋溢的跟我说着这些,我打心眼里为他高兴。

  我帮扶的第三户名叫翁大春,今年49岁,家有五口人,老母亲患有多种慢性病,需要长年喝药,两个女儿上学,且小女儿患有抑郁症,家里的开销全靠他们夫妇俩打零工挣钱,日子过得非常艰苦。近两年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发展了中药材种植,享受了教育扶贫和易地搬迁等脱贫政策。每次入户走访,我都会给他们带去衣服、鞋子、药品及生活用品等,虽然不能帮到大忙,但也能贴补家用。

  一次次的下乡走访,和包联户有了更多的交流,听到最多的都是在夸赞现在的社会,称赞共产党的政策好,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对生活也充满了希望,这都得益于国家的精准脱贫政策。

  脱贫攻坚的标准,就是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打好脱贫攻坚战,稳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识到这一点,我感觉到扶贫工作很高尚,我的信心更加坚定,接下来我要再接再厉,咬定目标,精准发力,按时按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郧西在线讯 通讯员 陈达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