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郧西县香口乡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先行、能人带动、基础保障”为发展思路,一张蓝图干到底,焦点不散、靶心不变、久久为功,实现了农业产业由弱到强,由粗放到生态智慧的“蜕变”,努力打造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长期平台。
转型逼出了种菜路
香口乡位于郧西西北部的黄龙山脚下,矿产资源丰富、金、磷、滑石等矿产资源储量巨大,“矿”长期以来是香口增收致富的“钱袋子”。随着国家环保及安全生产政策日趋规范,香口乡认识到过去“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以牺牲未来保当前发展的模式,不能维持永续发展,必须更新思路,转变方式,努力发展绿色产业。
2008年,香口借助交通优势,抢抓国家“菜篮子”工程建设机遇,主打“蔬菜牌”。经过多次考察后, 选定八亩地-上香口村作为全乡试点;通过召开全乡干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入户动员、算收入账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强化宣传发动,宣讲乡党委、政府发展蔬菜产业的决心,统一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按照“分区域规划、分产业布局、分类型指导”的发展战略,把蔬菜产业作为全乡农业特色产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采取“土地流转、反租倒包、政策引导、技术承包、大户经营、干部帮销”等办法,成立蔬菜产业办公室为菜农搞好协调服务和技术指导,进一步增强群众参与蔬菜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在村干部的带动下,老百姓们逐渐都主动参与到蔬菜产业中来,就这样,香口乡当年落实以莲藕、尖椒、香葱为主的特色菜面积800亩,以胡萝卜、洋芋、包菜为主的大露菜500亩,随之而来的经济收益也让村民们渐渐尝到了甜头,腰包也越来越鼓,村里的洋房越盖越靓,老百姓的发展热情也越来越高,香口完成了从单一依靠矿产到发展蔬菜产业的精彩蝶变。
市场逼出了品牌路。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香口蔬菜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喜爱,为进一步壮大蔬菜产业,香口一方面把基地建设与市场开拓紧密结合,与西安、襄樊等地蔬菜经销商及十堰寿康等大型超市签订蔬菜销售协议,另一方面加紧加大品牌创建,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好产品会自己说话,好品牌是提高竞争力的无形资产。
为打响“好香口”蔬菜品牌,通过党建引领合作社,加大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示范作用,通过引回外出能人、开展“双建双培”活动、培植产业大户等举措,先后引回在外能人6人,引回资金1200多万元,把6名能人培育成村干部,把11名村干部培育成产业发展带头人,真正地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农民富在产业链上,让党员成为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和服务群众的“排头兵”。
按照“建设一批基地,培植一批企业,打造一批品牌、带富一方群众”的发展思路,2011年3月底,香口乡成功引进“十堰市好香口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2月,引进田园牧歌公司在下香口村建设200亩优质莲藕基地,2014年2月,郧西县香口乡“好香口”蔬菜集体商标注册成功,2015年7月,香口乡海涛家庭农场挂牌成立,2015年10月,“香口胡萝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2016年4月,乡巴佬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一大批企业及合作社相继成立,好香口蔬菜品牌逐渐成了市县居民口中的“名牌货”,各大商超都设立有“好香口”蔬菜平价直销窗口。
质量逼出了绿色路
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升华,绿色有机成为发展的新要求,蔬菜发展定位转向小众化、高端化、安全化道路,香口乡以绿色有机蔬菜种植为重点,逐步做大做强观光农业。2018年,以建设“生态农业特色小镇”为契机,创建智慧休闲农业示范区,推进乡村旅游,建设“绿色发展新高地”。
香口乡基于现有蔬菜产业基地,着力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升级版,调优布局,调大规模,调高标准,调强产业,调富农民。总投资6.68亿元,包含智慧农业核心区、产业融合、会展农业、创意农业等4个板块,改造升级设施菜基地2000亩,建成生态采摘园5个,农夫餐吧、水果餐吧2个,扶贫产业园2个,蒲公英文化广场1个,配套建设电商直播中心1个,冷链仓储1个,基地生态作业道10.8公里、渠系配套27公里,旱溪生态休憩带2公里,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周边3个村300余户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
香口智慧休闲农业扶贫示范区通过物联网控制系统,采用感知、网络、控制、检测、溯源“五位一体”智慧农业新技术,在蔬菜核心生产基地实现蔬菜生产环境的自动化控制。农产品检测控制中心及农产品溯源系统,可实现即时定性检测和定量分析,通过手机扫码,使整个生产过程置于消费者监督之下,让“好香口”蔬菜成为货真价实的“放心菜”。
郧西在线讯 通讯员:李坤铭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