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老街话变迁 古镇保护谱新篇

一条老街,一段历史,一处乡愁。步入新时代,上津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谱写着新的发展篇章。

漫步在上津古镇,斑驳的城墙述说着古老历史,一街九巷的布局见证着城市兴衰。夜幕初降,华灯初放的四街,放眼望去一排排马灯沿着街道一直延伸下去,和周围的古建筑融为一体。街内人群熙熙攘攘,来来往往。捏泥人、吹糖人、扎灯笼、刺绣、剪纸、雕刻、唱山二黄、演高台故事、广场舞、民歌大联欢等活动热闹非凡,当地群众和外来游客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

“我是一个四街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从童年我就记得这街道破烂不堪,天上电线跟蜘蛛网样没啥区别,通过这些年发展,变化越来越大了,从以前民水沟、石子街、乱七八糟,到现在的每天打扫、清洁,感觉现在变化住着很舒服、很温馨。欢迎大家今后多来看看转转,共同见证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汤飞由衷地感叹。

上津古城四街长约191米,现存古民居共计40个院落、96个单体建筑。2017年当地通过保护性修复,将古镇现存的四街明清古街依照古法、古工艺还原成明清时的风貌,引进上津豆豉、刺绣、粮食画、石头画、古玩、书画、特色农家餐饮、本地酿酒、青年旅社、咖啡厅、酒吧等28家商铺经营,形成了四街特色文化商贸一条街。不但吸引了游客,也为当地群众点亮了夜生活。自2018年开街以来,就不断吸引游客前来“打卡”,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网红”街。

古镇的发展,不仅引来了游客,也留住了村里人的脚步。汤同成是上津镇津城村人,曾在青海做建筑工程。近两年看到家乡的旅游发展得有声有色,他毅然决定回乡创业,开了首家“古城客栈”民宿店。

汤同成是上津镇津城村人,曾在青海做建筑工程。近两年看到家乡的旅游发展得有声有色,他毅然决定回乡创业,开了首家“古城客栈”民宿店。他说:“四街在上津政府的打造下越来越好,游客也越来越多,古城客栈从今年8月份开始试运营,生意还不错,到黄金周时正式运营。我想保留四街原有的风格,客栈标准绝对达到星级酒店标准。在门口挣点钱,有固定收入保障生活,也不用再奔波,东奔西跑了。”

23岁的欧登婷是上津镇磨沟村人,家有5口人,父亲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目前在咖啡店打工。她说:“从开业以来,就在这边上班,有一年多了,四街发展越来越好,在这上班挺方便的,离家也比较近,一个月2000多,可以贴补家用,照顾老人。”

上津镇发展“旅游+文化+经济”的模式,已成为带动上津经济增长和居民增收致富的新动能。据了解,上半年,上津已接待游客18万人次,旅游收入310万元,带动着一方群众的增收致富。

西安至成文旅运营总监李保军说:“运营上津四街项目主要因为四街整个文化保存相当完整,不像其他古镇盲目地开发,商业化严重。未来计划让游客在游览古城的同时体验全新的经营业态,让四街成为整个上津的核心区。”

老街留住记忆,新城展示生活。经过新中国成立后,七十年的发展,几代人的保护与建设,如今的上津古城,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天子渡口·古塞上津”4A级景区,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生态环境变得更加优美,旅游业欣欣向荣,经济飞速增长,上津古镇盛景再次重现。

郧西在线讯 全媒体记者:耿 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