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由县妇联、文明办、扶贫办联合组织的“传承好家风·建设好家庭”进乡村专题巡讲活动在关防乡钟坪、周家坪等8个村举行,近1000名群众到场聆听。
“家风是什么?家风就是每个人说的话,做的事,体现出来的品质,以及祖辈对我们的影响...”活动现场,宣讲团工作人员围绕什么是家风家训?什么是好家庭?传承良好家风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传承良好的家风家训,结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从身边的例子、名人的事迹、典型的社会事件、舆论的热点话题入手,讲述家风家训的古今意义,引导村民关注家庭建设、重视家庭教育、做好家风传承。曾国藩家训中“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诠释了建设优良家风对决战脱贫攻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通俗易懂的语言,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有国家政策,也有群众生活中的柴米油盐,群众不时传来阵阵掌声。
“家风只是民风、乡风的一个缩影。有了优良的家风,才可能有好的民风、乡风,有了良好的民风、乡风,乡村两级才能同心、同向、同力助力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关防乡周家坪驻村第一书记邓勇有感而发。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传承好家风,幸福家与国。”现场群众积极参与互动、交流感言,表示这些平凡又感人的故事让人深受感悟,给大家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和努力的方向,将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主动作为,倡导“厚养薄葬、勤劳致富、团结邻里、孝老爱亲”的良好家风,处理好家庭成员关系,塑造幸福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好家风好家训代代相传。
“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近年来,关防乡以建“乡风文明标杆区”为目标,成立乡风文明宣讲团,每村每月开展各类宣讲不少于2次。仅今年,各级干部深入村组、庭院召开不同规模的宣讲会100余场,通过开展“感恩、法纪、习惯、风气和脱贫光荣”五大主题教育宣讲会,让贫困群众知政策、念党恩,让好的家风家训深入人心。通过持续的教育引导,不仅使贫困群众的生活更加和谐,更为当前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强大精神助力,让更多的贫困家庭踏上脱贫致富的幸福道路。
郧西在线讯 通讯员:何世伟 王宁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