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口为民增收拓宽增收渠道

近日,湖北口回族乡泗峡口村徐家垭安置点的香菇大棚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这几天是该大棚正式上菌棒的日子,这也是全乡所有安置点的香菇大棚第一个开始上棒的棚。经过几天忙碌,4.4万棒菌棒全部成功上架。

杨学键是一位低保贫困户,双腿鉴定为2级残疾,此次乡上发展香菇产业,他还积极申请发展了4000棒香菇。看着整齐码列的菌棒,他咧开嘴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我是个残疾人,老了老了没想到还可以住上国家盖的楼房,还能搞香菇这种好产业,这一切都得感谢党和政府的照顾呀!”杨学键说起香菇大棚时,拍着残疾的双腿激动的说着。

湖北口回族乡是全县深度贫困乡,有贫困户3557户12276人,贫困发生率58.8%,山高人稀、交通不便,全乡易地扶贫搬迁户高达2422户8671人,如何解决这些贫困户搬迁后的生计和就业问题,成了乡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一定要让这些搬迁户搬得来、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成为全乡扶贫干部心照不宣的郑重宣言。

“用活政策乘东风,找准时机助脱贫”,乡党委政府为切实解决易迁户产业收入问题,结合乡域实情,迅速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积极与诚友公司协调沟通,计划在全乡108个安置点中先期建设26处香菇基地,发展香菇200余万棒,同时为了完善产业链、节约成本,在庙川新建一个制棒基地,采用“集中制棒、分村产菇”的模式,统筹建设香菇大棚,分村上架食用菌棒,逐步实现安置点全覆盖。

为切实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乡党委政府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组织了考察调研组,远赴竹溪县泉溪镇考察调研高山蔬菜的种植方法和市场前景,切实打造以高山蔬菜为主培优做强蔬菜产业,目前该乡已发展高山蔬菜32亩,现在蔬菜已采摘上市,经济效益初步显现,为保证蔬菜质量,新建了一座蔬菜冷冻加工厂。不仅如此,今年4月份乡党委政府积极争取设立了米高龙鞋业湖北口分厂,位于龙王摊新集镇搬迁安置区中部,现已开工建设,将在今年8月底建成,建成后可带动200人在家门口就业。

为了破解贫困户搬迁后无产业可发展的困境,经乡党委政府多方努力和协调,目前已初步形成“香菇+蔬菜+制鞋”的易迁安置点扶贫产业布局,通过多项产业发展,可以让易迁户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可以有“长期可进厂、中期种蔬菜、短期产香菇”的多种选择,让安置点达到“处处有项目,户户有产业,家家可增收”的目标,最终实现“出门有产业,进门住楼房”的美丽新农村景象。

郧西在线讯 通讯员:王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